中國現代小說史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夏誌清 文學史 中國現代文學 中國文學 文學理論 文學評論 文學 中國
發表於2025-02-07
中國現代小說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我以為夏誌清對現當代文學最大的貢獻就是充分肯定瞭錢锺書,張愛玲等作傢的纔能,並給予瞭相應的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評分作為一個受黨教育多年、從小讀《保衛延安》《青春之歌》《第二次握手》等紅色經典的人來說,讀此書真是開腦洞、毀三觀。對於作者和讀者而言,文學本就隻是一種個人體驗,優劣好壞難有客觀標準。你可以不同意夏誌清的一傢之言,但你不能否認,充分展現人性復雜和生活真實的文學,遠比簡單粗暴劃分敵我、公式化、宣傳化、意識形態化的文學要打動人心。本書能夠在大陸齣版,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重新認識近現代文學史、重新認識近現代作傢以及他們之間錯綜復雜的關係的新視角。
評分正因為夏誌清先生緻力於“優美作品的發現與評價”,他政治上的反共立場和文學上的西方中心主義並沒有影響到全書對作傢和作品的品評,相反甚至因為這些“偏見”,被意識形態問題鉗製的大陸文學研究應該感謝這樣不同的聲音。一部現代小說史,也藏著中國現代文化史、知識分子史和某黨曆史的暗流。本書全盤重塑瞭意識形態教育過去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對現代文學的初步印象。說到底,夏支持的是藝術傢忠於自我、忠於真實、忠於藝術技巧、挖掘心理道德人性社會各個層麵,反對的是濫情、俗套以及將文學視為宣傳工具的行為,反對的是踐踏藝術自由、思想自由的立場,不管你是獨裁政治,還是愛國宣傳。我們也遺憾的從某黨發跡的曆史以及中國文學、學術乃至思想文化衰退的曆史看到,一些勢力似乎從來都不那麼承認和尊重這樣的自由,隻希望知識分子乖乖做好附庸。
評分這麼有觀點的一本書!讀後越發覺得實際上,當年課本裏那些作者,他們在那個年代真的輝煌過,甚至放在今天仍然比那些所謂的寫手高明太多。
評分以西方文學傳統為經,文本分析為緯,評價體係完備、脈絡清晰。在夏的指引下重讀瞭瀋從文。
夏誌清(1921—2013) 生於上海浦東,原籍江蘇吳縣。耶魯大學英文係博士。先後執教於美國密歇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1991年榮休。
英文著作有《中國現代小說史》、《中國古典小說》、《夏誌清論中國文學》,中文著作有《愛情•社會•小說》、《文學的前途》、《人的文學》、《新文學的傳統》、《夏誌清文學評論集》、《夏誌清序跋》、《雞窗集》、《張愛玲給我的信件》等。
本書主要探討瞭1917—1957年間中國新文學中成就最高的小說一門的創作曆程,尤其緻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發掘並論證瞭瀋從文、張天翼、錢锺書、張愛玲等重要作傢的文學史地位。其典範性的理論框架,早已成為東西方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經典之作,也是必讀之作。
本書英文版自1961年齣版以來,已經兩次修訂。中文繁體字版也早於1979、1985年分彆在中國香港和颱灣地區齣版,2001年又在香港齣版瞭中文繁體字版增刪本。本社此次齣版的中文簡體字版是以颱灣傳記文學齣版社1985年齣版的中文繁體字版(“傳記文學叢刊之四十九”)為底本。
知道夏志清,是因为他一手捧红了(或者说再次捧红了)张爱玲,此后一切文学史提到港台和大陆的第二次“张爱玲热”,便略不去夏志清这一笔。而夏志清之吸引我,部分原因也是其赤子之心:一般文学评论,极少有这么热情洋溢,带有这么“强烈的偏见”。 这种特点让夏志清...
評分夏老作论至性,以思想史和文化心理结构的角度(主流文学史?)上来说其见多有主观之论,精彩处亦出于此,本无可说。 我观众论,都称赞夏老的文学史突破了老范式,给学人以新视野,但有个别高才说什么“黄河浊流引清流”之类的奇葩比喻,倒是让我发笑,先不说这浊流...
評分 評分于2013年12月29日仙逝的美籍华裔著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先生,虽然自上世纪40年代即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求学并长期任教,但很多人都还是习惯称呼他为“中国文学评论家”。我想,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他的专业主攻是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其二,他本身就是中国人。老先生1921年生于...
評分如果在我的阅读范围内,要拣选一本书以为最具观念冲击的话,夏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无疑会有最优势的地位。 夏这本小说史的任务是要剔除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框,只是从纯粹文学的角度,来重新厘定文学史,是要“濯去旧见,以来新意”。在大陆通行的教科书中鲁迅,郭沫若,茅盾,巴...
中國現代小說史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