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国和冷战(修订第10版)

美国、俄国和冷战(修订第10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沃尔特·拉费伯尔(Walter LaFeber),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学位。1968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时代:1750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和国外方面》(2nd, 1994),《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2nd, 1993),《巴拿马运河:历史视野中的危机》(2nd, 1989),《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5—1998》(1963, 1998),《迈克尔·乔丹和新全球资本主义》(1999), 《死亡的赌注:林登·约翰逊、越南和1968年大选》。他还是《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美国对机会的寻求(1865—1913)》(1994,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作者。他所著《冲突:历史上的美日关系》(1997)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和“霍利”奖。

牛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翟韬、张静,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作者:[美]沃尔特·拉费伯尔
出品人:后浪
页数:384
译者:牛可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72949
丛书系列:后浪大学堂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冷战 
  • 冷战史 
  • 历史学 
  • 国际关系 
  • 人文 
  • 大学堂 
  • 美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冷战史的经典叙事

本书初版于1967年,40余年里不断修订而畅行不衰,是冷战史的一部经典之作。198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翻译此书第三版,定名《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深受好评。

正如书名《美国、俄国和冷战》所揭示的,这是一本从美苏视角来解析冷战的著作。它聚焦于冷战的两个主角,上溯19世纪两国的历史纠葛,下及2006年双方关系,以此论述了冷战的缘起、演变、结束以及对今日美俄关系的影响。

本书强调两国国内政治对于冷战进程的重大影响。美苏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领导人性格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对外政策。美国在这一点上尤甚。作者认为,美国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主导性,故对其予以更为严厉的批判。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评分

我觉得很不错的一本书,但是我想它也不适用于所有的群体。 书里面的内容正如题目所指,对这个话题感性的人,应该来读。 说我的评论太短了,去他妈的,后面这些字是废话……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和小说的结局和关键情节,...

评分

文/严杰夫 冷战结束至今已有20多年。或许,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还能记得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全世界从东到西迅速蔓延开来的“风云变色”。那真是一夜之间沧海变作桑田。那个诡谲的时代,恐怕不仅是这20年里,甚至在今后的一个世纪中,都会不断地被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  

评分

文/严杰夫 冷战结束至今已有20多年。或许,我们当中的许多人还能记得上个世纪最后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全世界从东到西迅速蔓延开来的“风云变色”。那真是一夜之间沧海变作桑田。那个诡谲的时代,恐怕不仅是这20年里,甚至在今后的一个世纪中,都会不断地被历史学家、政治评论家...  

评分

关于冷战的历史,有很多种写法,这本《美国、俄国与冷战》属于比较传统意义上的美国视角。 结构安排上,依然以最传统的时间轴为基础,但是本书的特点是主要资料和内容都来自美国国内,缺乏对苏联的叙述以及冷战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内容。 内容没有太大意义上的新意,属于中规中矩...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有段时间没看这样的书了。时间跨度特别大,没想到一直讲到了911。好像没把美苏之间写得那么紧张,但把其持续的影响写得很深入。还挺喜欢的。

评分

翻译的一般 不过感觉找来原版这辈子也读不完

评分

书里涉及了不少美国内部矛盾

评分

哪儿还有卖的?已找到电子版和有声书。20181021-20190116听书,断断续续听完。

评分

比起书名,内容实际是从美国视角以讲故事的文体讲述美国的冷战史,苏联只是配角。书中历史事件大多国人耳熟能详,但却是有别于传统中国官史视角的另一种解读,并对美国冷战政策的变化的批判与反思,读起颇有新意。但中文翻译真是灾难,许多地方文笔不通甚至用词莫名其妙,比如“1966年5月中国引爆了个热核装置”是个什么鬼?可惜一本好书被三流翻译给误了,我因糟糕的中文翻译几次都没读下去差点弃坑。如能再版并换翻译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