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力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責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國際新聞界》月刊主編,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新聞傳播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成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著有《精神交往論》、《輿論學》、《馬剋思主義新聞觀教程》、《世界新聞傳播史》等。
陳俊妮,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傳播學博士,曾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新聞學院做聯閤培養博士生。著有《新聞道德控製的功利與理想美國新聞公評人製度》。發錶論文若乾篇。目前任教於中央民族大學。
《傳播學綱要》(第二版)曆經八年的磨礪。基礎是2005年的《傳播學是什麼》,隨後改寫為本書第一版的教材樣式,鑒於變化急遽的傳播科技形勢,第二版進行瞭重新寫作。
《傳播學綱要》(第二版在結構上較為全麵地闡述瞭“傳播學”各主要領域的內容,而不僅是“大眾傳播學”。前兩章介紹瞭傳播學的基本概念和學科的形成、學派,之後的各章分彆闡述瞭自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文藝傳播、跨文化傳播、傳播的控製、傳媒批判,力求公平地展示傳播學不同學派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
在總體結構不大動的前提下,新版對原來的各章做瞭改寫,增加瞭較多的與目前網絡傳播新現象相關的內容;同時,加強對基礎傳播形態的闡釋,新增“自我傳播”一章;在具體闡述中,新版對原來的某些敘述做瞭校正;新版增加配圖,並對原有圖片做瞭較大調整,目前全書配圖近兩百張。
本書適閤新聞傳播學專業一二年級的本科生使用。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跟《傳播學教程》比起來,這本書寫得確實太簡單瞭。但是邏輯是清晰的,通俗流暢。舉的例子用的圖畫很多,閱讀體驗不錯。《教程》那一本著重寫的是經驗功能學派對大眾傳播和各種傳播效果的研究,對其他形式的傳播其實著墨很少,正如本書給齣的評價,那樣寫特彆功利,範圍窄。建議可以把兩本書結閤起來看。
评分通俗易懂,比起李彬入門書,更喜歡這本
评分光論寫入門基礎教科書,當然沒人敢說自己能比丹爺寫得更加深刻又易懂。李彬老師的《傳播學引論》當然易懂,但不深刻;郭慶光老師的《傳播學教程》當然深刻,但不易懂。 因為明確說瞭是寫給大學低年級學生的入門讀物,所以例子蠻多的,並沒有麵麵俱到,很多地方講的不夠深。好在年代比較近,第2版是2014年修訂的,增添瞭很多新內容(能看到鮑德裏亞的“內爆”我已經是很開心瞭)。 這本書是在當年那本小冊子《傳播學是什麼》的基礎上修訂改寫完成的,所以讀的過程中似曾相識感太多瞭。還記得看《傳播學是什麼》的時候,第一次聽說文藝傳播和跨文化傳播(跨文化傳播還好,其實主要是文藝傳播),真的整個人都處於風中淩亂的狀態,因為完全沒想到這些也能夠納入傳播學的大框架中,相當於開啓瞭新世界的大門。 我愛傳播學,我愛丹爺,我愛批判學派。
评分傳播學非常基礎,非常入門的一本,例子非常生動可愛。
评分讀完瞭三本傳播學教材,非常非常遺憾大一大二的時候沒有讀,也越發強烈地意識到英文授課和使用英文教材對我的知識吸收造成瞭多大障礙,我連中文的很多內容都要細嚼慢咽,英文的更是難上加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