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乔:198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获中国古典文学方向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艺学方向博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获比较文学方向博士后资格证书;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对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作了体系化的概述与梳理,吸纳了国际和国内比较文学界基本和前沿的理论,在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体系建构上,具有创新性。作为比较文学概论的基本教材,其体例合适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看评论,诗学那一章果真不是我没耐心,确实写得难读啊。最后第九章应该是最为喜欢的,介绍补充了很多后殖民的观点。斯皮瓦克:“后殖民知识分子认识到他们的特权就是他们的失落,在失落中他们成为知识分子的楷模”。(略心酸又带点自我嘲讽)赛义德:东方,意义上指出的是伊斯兰的东方。林慈信:“在一个不断缩小的世界中,在历史上一个已经全球化了的时段,在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一种感恩或职责感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学会国际化。然而,还有第四种精神:独立自主。这是亚洲的典型(中国、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这种姿态就是说:我们将通过走我们自己的路与西方竞争。我们不需要你们!”
评分多人合著的读本问题之一就是会有大量的重复和拖沓,让人读起来有些不流畅。不过作为专业教材的任务算是完成得圆满了。
评分-因为什么你们知道吗? -因为比较视域啊!
评分考研书,读的有点费劲,虽然有一部分是能读懂的,但是看完之后几乎啥也不记得了
评分浓缩一半风味更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