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美丽新世界

重返美丽新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英] 阿道司·赫胥黎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庄蝶庵
出版时间:2015-4-15
价格: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7699422
丛书系列:Reflection丛书
图书标签:
  • 反乌托邦
  • 阿道司·赫胥黎
  • 社会学
  • 英国
  • 社会
  • 小说
  • 外国文学
  • 赫胥黎
  • 科幻
  • 重生
  • 新世界
  • 探索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包含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论著,也是其内容最精简、信息量却最庞大的作品。书稿出版于1958年,而本书是国内第一个未删减版本。该作品对二战后人类社会的命运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分析,预言了世界两大主流意识形态的未来;同时他还对自己的经典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著名小说《1984》做了详细的比较。舆论认为,赫胥黎对现代人类社会的认识超出普通人50年,在今时今日阅读他的作品,能让读者有一种重新认识了人类社会本质的感觉。

※随《重返美丽新世界》附录《美丽新世界》最新译本。

----------------------------------------------------

在这部新作中,赫胥黎再次运用了他对人类关系的博识,将我们周边的这个真实世界和他那个预言性的1931年进行了比较。这确实让人感觉毛骨悚然,因为你会发现他对遥远未来的那种讽刺性预言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现实……在这个处于变动之中的世界里,《重返美丽新世界》在为心灵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赫胥黎先生对社会问题进行了严肃而具有清晰逻辑的思考后的产物,其中传达的信息绝不该被忽视。他在其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批判精神早已超越了其早先作品中那种单纯的愤世嫉俗。最后几页尤其令人震动,其中传达了这样一个悲伤的信号:或许人类本身并不希望获得拯救。

——曼努埃尔·布拉干萨,《时间和潮汐》

在《1984》中,人们被对痛苦的恐惧所控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则被对快乐的盲目追逐所控制。

——《娱乐至死》作者 尼尔·波兹曼

反乌托邦的思路则提醒我们,未来也可能是坏的,今天的一切未必事事胜过昨天,而明天的一切也未必事事强似今天。

——王蒙

作者简介

阿道司·赫胥黎,英国文豪,著名的赫胥黎家族最杰出的成员之一,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赫胥黎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其中最著名有长篇小说《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1932)、社会学论著《重返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Revisited,1958)和纪实文学《卢丹的恶魔》(The Devils of Loudun,1952)等。他对人类面临的社会问题有着常人望尘莫及的洞察力,因此使其成为二十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作品中的诸多预言在今时今日看来竟已多数成真。

庄蝶庵,作家、翻译,著有小说《反西游记》《濠上忆旧》《植物人》等,译有《点评本福尔摩斯探案集精选》《重返美丽新世界》《卢丹的恶魔》等,现任教于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目录信息

译者序
重返美丽新世界
1 人口过剩
2 量、质、德
3 组织膨胀
4 民主社会里的宣传术
5 独裁体制中的宣传
6 兜售的艺术
7 洗脑术
8 化学药品之诱导
9 潜意识劝导
10 睡眠教学法
11 教育为自由
12 尚有可为否?
美丽新世界
1—18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为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边看,一边想到什么写点什么。 18.5.23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对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注解,对极权主义和纳粹的剖析,政党和资本控制了我们接受的信息,用垃圾信息来掩盖真正的信息,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用煽动来让我们丧失判断力。...  

评分

这本书的信息量很大,为了梳理一下自己的看法,一边看,一边想到什么写点什么。 18.5.23 重返美丽新世界是对1984和美丽新世界的注解,对极权主义和纳粹的剖析,政党和资本控制了我们接受的信息,用垃圾信息来掩盖真正的信息,用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用煽动来让我们丧失判断力。...  

评分

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其实赫胥黎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两个主题:故事部分着重于无选择的幸福与有选择的不幸的探讨,论述部分着重于诱导术以及虚假宣传对民主力量的破坏。 在美丽新世界里,每个人的命运都毫无差错,一分一厘地扣合着他的属性安排。消费主义盛行,物质充裕;工作都是...  

评分

基于我个人的理解,其实赫胥黎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两个主题:故事部分着重于无选择的幸福与有选择的不幸的探讨,论述部分着重于诱导术以及虚假宣传对民主力量的破坏。 在美丽新世界里,每个人的命运都毫无差错,一分一厘地扣合着他的属性安排。消费主义盛行,物质充裕;工作都是...  

评分

我们很难准确预测到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 即便有无数过去的人的想象,但如果科技脱离现实过多的话,那么我们或许要将重点放至他们对政治理论的构造上了,毕竟他们对科技的预测已经毫无意义。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对于我来说并不具有吸引力,我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群众,因听...  

用户评价

评分

1/人口过剩逼迫结果趋向美丽新世界,2/医学进步妨碍优胜劣汰,3/科学让多数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推动组织形成减少个性差异,4/理性面对被合理化的激情或许也会被折损如动物农庄里一样,5/倒向一边地重复陈词滥调会激发本能和不理智的情感冲动而置于群体中毒状态,希特勒是个中好手,6/简单地在人们的恐惧、希望与象征物划上等号是商业宣传也是政治宣传的最佳选择,而从小培养的超短注意力也能配合上简短有力的非理性宣传,7/乘人之危即灌之压力至崩盘重塑,8/药理学、生化学等都会成为索玛的的奠基石给控制或自由更多可能,9/潜意识投射-频闪输入法-联想劝导,10/浅睡眠式催眠的睡眠教育法应对暗示感受性,11/避免管制社会就要相信个体差异和个别重要人物而正确使用语言帮助爱和理解力达成自由,12/不自由 毋宁死

评分

奥威尔用《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预言现代社会将有可能迎来暴力和恐怖的极权统治高潮,赫胥黎则用《美丽新世界》预言,技术和谎言同样可以达到极权统治的完美境界。赫氏的设想与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不谋而合。赫氏的思想在资本主义没有变成现实,但在“修正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属于新如果说人类是一种智慧动物,那么常态,传统的暴力恐怖并没有退场,但技术与谎言则赋予其更强大的支撑。《娱乐至死》和《技术至死》是现代社会的最大危害。

评分

1. 不久前这也禁了那也禁了微博群情激愤,我莫名无感,刷到李海鹏的一条【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惊呆了,这不是我看不上的那个赫胥黎啊!急吼吼找了这本书来看,还是蛮震撼的 2. 以前我真是完全没看懂美丽新世界,莫名其妙的设定居然都有依据,而我只是把对这个世界的厌恶迁怒到作者身上,惭愧 3. 赫胥黎抛出很多问题,让人徒生恐慌束手无策,不过这种恐慌也比听说使女的故事被禁就觉得你国社会不会进步的那种恐慌要好多了

评分

很多预言都已成真。

评分

读的过程中频频有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感觉,但不知道这本书的本质是不是真的本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