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利斯泰尔·麦克洛德(AlistairMacLeod,1936-2014),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短篇小说家、教授,在加拿大享有“作家中的作家”之美誉。麦克洛德出生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早年有渔民和伐木工经历,后长期任温莎大学文学系教授。他的文学创作数量并不多,曾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失去血缘的赠礼》(1976),《飞鸟带来太阳和其他故事》(1986)。他的短篇小说内容极其丰富且紧凑,完全可以拓展为长篇。他写作的速度不快,但用语精湛,每个词、每个句子、每个段落都经过反复推敲,使作品获得了诗一般的精炼和韵律。爱尔兰作家科姆·托宾(ColmToibin)将这两本书选入现代图书馆的“1950年后两百大英文小说”,并称之为“选书计划中的最高峰。”
1779年,卡兰·麦克唐纳带着忠犬乘船离开苏格兰高地,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新大陆。出发时,他是丈夫和父亲,抵达时却成了鳏夫和祖父。故事的叙述者是1980年的亚历山大·麦克唐纳,从二十年来的家庭经历,到两百年前先祖的自我放逐与开辟新天新地,讲述出这个家族的传奇史与血泪史。书名源自一位英国少将在描述他麾下的苏格兰士兵时说:“就算他们倒下,也没什么大不了。”
麦克洛德的文学作品继承了口头文学的传统。他对大西洋岛屿布雷顿角岛的地理环境和盖尔族的文化传统,以及农场、矿井、丛林和海边的劳作生活具有深切的感受,而他的故事叙述者往往是一些移居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加拿大西部或中部大城市的苏格兰移民后代,他们试图逃离家乡,逃离采矿、农耕、捕鱼这些岛屿居民艰辛的传统劳作,逃离布雷顿角厚重的盖尔族文化传统。然而,他们又总是沉浸在对不久前的往事或遥远过去的历史的回忆之中:“往昔”的影子不断地出现在“当下”感伤的沉思和叙述之中。
詹姆斯·沃尔夫将军在苏格兰的班芙给朋友里克森将军写过一封信,他称高地人是他的秘密武器,“他们坚强、勇敢、习惯在山区作战,就算他们倒下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信中的三个词(No Great Mischief)成为了麦克唐纳家族所经历的两百年的注脚。 在不清楚苏格兰高地史之前,确...
评分加拿大作家阿利斯泰尔·麦克洛德以短篇小说见长,代表作有《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没什么大不了》是他仅有的一部长篇,耗时十三年完成。 这本书结构简单,继承了口述文学传统,以叙述者“我”的口吻回溯家族史。卡隆·鲁阿兹家族从苏格兰的莫达特移民到加拿大的布雷顿...
评分——不想写长篇的短篇小说家,不是好作家 *** 短篇小说与长篇小说的创作,有着迥然相异的逻辑。那些简单地以为通过短篇拼凑就能形成一部长篇的幼稚想法,在现实面前将不战而溃。想想文学史上的那些写作短篇的高手,大多没能写出优秀的长篇来。契诃夫、博尔赫斯、巴别尔、鲁迅...
评分 评分一本极好的反映加拿大移民后代的小说。 移民的祖先大都是披荆斩棘从海上漂流过去的。这个故事里的祖先是红头发的苏格兰人。一个男人带着十二个孩子、第二个妻子上了船,要去大海对面的新大陆,但上岸时,第一个外孙取代了死去的妻子。这支红发家族在加拿大广渺的土地上扎根、繁...
“麦克洛德的写作技巧令大部分作品只能望其项背"的评价是准确的.可惜翻译太柔软,女性化,陈以侃的译文更符合老爷子行文气质,像海浪撞击在礁石上.前边像同一主题短篇合集,后边才发现网撒得大而散漫,最后却都收住了,有整体性.
评分没什么大不了,后面比较触动
评分并不觉得是那种“故事”,是麦克洛德沉静内敛的笔调,回忆中隐忍的淡淡哀伤,种种人生况味,家族的传承和失落、一去不复返的故国人情风物——不知不觉融化了我。(有些遗憾,可能是校对的问题,有几处错误很明显)
评分原来他写长篇也跟短篇一样,一段一段地讲故事,结构就完成了。其实又有精心的布置。对亲人死亡的描述特别感人,也是结构的单元与推动。可能更深一层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在很多北美作家写自由写孤独写个体的人性的时候,他那么有情有理地追忆“一个群体的完整”。翻译太硬,不如那本短篇。
评分这种像面对面口头讲故事的风格,一如他的短篇《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一般,仿佛我们能看见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在某一个时刻,望着窗外的大海或者对着一个陌生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曾经的过往,痛苦或者甜蜜,即便是当时惨烈的现场经历,也只是毫无波澜的叙述着,仿佛都是别人的事情。不断的在现实与回忆里切换,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沉静而又浓烈。结尾兄弟二人开车去布雷顿角,把故事推向了高潮。落叶归根,大哥的故事很感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