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1890-1969),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晓二十余种语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元白诗笺征稿》1950年由岭南大学出版单行本。全书分《长恨歌》《琵琶引》《连昌宫词》《艳诗及悼亡诗》《新乐府》《古题乐府》六章及附论五篇,30余万字。全书以考据的形式对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诗歌作品进行了笺证,旁及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文坛风气等许多问题,对唐代文学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读“元白稿”104 陈老讲《长恨歌》。 “汉皇……颜色”。八句。陈老引《容斋》。《容斋》说唐朝人写诗,尽管扯到“先世”、“当时”和“宫禁”事,官府不会请你去喝茶的。于是陈老发挥说,《长恨歌传》本身不过是创立新文体的“练习”,却也无所顾忌地拿唐玄宗与杨贵妃说事。网...
评分以前只知元善抒情,白善写实,看陈书后方知元白当时写作时的一些实情,很受启发,陈不愧为史林之大家。
评分陈寅恪,久闻其名,知道是大师,听闻其《柳如是别传》,不过尔尔。某日,偶读一文,看到傅斯年赞其为史学“三百年来仅一人”,不由心所萌动,在遍览网上诸文对其评价,又观阅了卓越上《陈寅恪集》的评论之后,便一气购下其全集。虽然花费不少,但冲其为人,思想与治学之...
评分陈寅恪,久闻其名,知道是大师,听闻其《柳如是别传》,不过尔尔。某日,偶读一文,看到傅斯年赞其为史学“三百年来仅一人”,不由心所萌动,在遍览网上诸文对其评价,又观阅了卓越上《陈寅恪集》的评论之后,便一气购下其全集。虽然花费不少,但冲其为人,思想与治学之...
评分这本书读了第一、二、四章,其他的实在是没有耐心看下去了,毕竟我不是学文史的人。之所以读这本书,只是想看看一个服膺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是怎么做学问的。个人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方法,即以诗证史,诗文互证。前者的例子之一就是考察武惠妃之...
惊人!白居易身世之谜!亲舅甥父母年纪相差二十多岁成婚!母亲非正常死亡!元微之:如何把自己作上唐代渣男榜首;韩昌黎:我反对佛教,但我爱嗑药。我怎么就把这本书看出了八卦小报的味道......连书名都快看成是元白CP证稿了(喂(哦不对是元白刘(喂
评分文献爬梳中,隐现大师的睿智。但自己底子太差,很多地方还无法理解。
评分终于读完了,陈寅老诗史互证,考证细密,令人眼花缭乱。其笺证重在发覆贞元元和间史事,兼为元白二公发皇心曲,洵多知人论世之言,而有所谓“多诈而已元微之”、“善于谀墓韩退之”,而独于白乐天不吝溢美之词,盛赞其文章与为人。陈寅老对于文学史研究亦有会心处,笺释过程中处理诗文的方法好像很有意思,以俟将来再考。另,笺释新乐府部分可与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相参看,谢注沿袭陈说者固有,补正处亦有。
评分以诗证史,令人拍案称奇的考据能力
评分第一次读陈寅恪著作,主要看了长恨歌琵琶引以及附录的身世考。以为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