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基辛格(1923- ),美国著名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生于德国,1943年成为美国公民。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陆军服役。1950年以最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195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54年至1969年在哈佛大学政府学系及国际关系中心任教。
1969年起在白宫工作,曾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美国国务卿、总统情报委员会委员、国防政策顾问等职位。1971年7月作为尼克松总统的先遣代表秘密访华,为中美建交作出卓越贡献。
著有多部作品,如外交和国际关系论著《重建的世界》《美国外交政策》《大外交》《论中国》《世界秩序》和回忆录《白宫岁月》《动乱年代》《复兴岁月》等。
亨利•基辛格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外交家、世界历史的重要人物、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本书为基辛格的处女作,部分为政治传记,部分为外交史,既有基于历史文献的严谨历史叙事,也有基于其理论的客观分析和评论,集中研究了俄国击败拿破仑后世界各国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关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国际稳定的要素。
该书所阐发的“均势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战略思维的基础,本书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为现实主义学派中第一流学者的声誉。
《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讲述欧洲历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书中亦描绘了均势外交的基本原则,而我们也不难在他日后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务卿时采取的政策当中发现这些原则。
本书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观点:国际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国际组织来确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权力以克制强势者的野心来实现。
——弗朗西斯•福山
基辛格的第一本书回顾了拿破仑战争后期以及欧洲政治家们为取得长期和平所作出的种种努力。
在一个大多数政治学家备受热核战争威胁困扰的时期,讨论十九世纪早期欧洲的宫廷外交看上去十分奇怪且缺乏时代性。但是基辛格暗示,即使战争的装备改变了,政治家的任务也不会变,仍旧是在强国中利用相互的恐惧心理构建一个权力均衡的格局,以维持国际体系的秩序。
——《大西洋月刊》
我是读完《论中国》《世界秩序》以后才翻开这本书的,恰好在2017哈马与北马之间。这两本书出现的时间如此【恰当】,以至于我怎样推崇备至,都不会觉得过分。它们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历史片段、历史人物以及抽象出来的人类文明,对我的最直接的意义,莫过于消掉燥气、幻想,替换...
评分任何从笔者日常生活与社会背景中剥离开的书评,都是没有思考的浪漫主义与不切实际的学院情怀。 《重建的世界》以十九世纪一零年代拿破仑·波拿巴带领所向披靡的法国军队企图征服整个欧洲大陆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处于漩涡中心的两位政治家如何通过外交手段来实现调解,以达成他...
评分本书是基辛格的博士论文,是基辛格第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在这本初期作品中,虽然作者略显稚嫩(当然也可能是翻译水平的原因),但他的文笔风格已经开始显现,全书论述不多,甚至厘清局势发展的细节都有难度,大多数是他对人物的分析和事态的解读。 本书讲述的是1812年到1822年...
评分本书是基辛格的博士论文,是基辛格第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在这本初期作品中,虽然作者略显稚嫩(当然也可能是翻译水平的原因),但他的文笔风格已经开始显现,全书论述不多,甚至厘清局势发展的细节都有难度,大多数是他对人物的分析和事态的解读。 本书讲述的是1812年到1822年...
评分本书是基辛格的博士论文,是基辛格第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在这本初期作品中,虽然作者略显稚嫩(当然也可能是翻译水平的原因),但他的文笔风格已经开始显现,全书论述不多,甚至厘清局势发展的细节都有难度,大多数是他对人物的分析和事态的解读。 本书讲述的是1812年到1822年...
年度最佳。翻译的还是有提高空间,不过原著本身真是神作。梅特涅的职业巅峰期配合上基辛格年轻时候尖锐辛辣的解读,牛逼透了。
评分锋芒毕露
评分基辛格的博士论文,思路缜密,叙述有条不紊。
评分一本极为难啃的书。翻译的机械处理加深了这一种难啃。
评分其实我一直觉得基辛格笔下的沙皇像是突然悟道了....逼格雄踞列强领袖之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