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通过各种社会统计调查和时尚采样,揭示出各种所谓文化品位、生活趣味等文化消费其实是各阶级内部各阶层相互斗争的场域,反映的是社会的区分与差异,而这种种文化消费又再生产了这种区分与差异。
本书告诉我们,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而这一分类的构成、标示和维持,掩盖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使不平等具有了某种合法的外衣。
本书是布尔迪厄这位二十世纪极具影响力的法国思想家对社会的最深刻的批判,他的洞察颠覆了人们的日常观念,极具穿透力。
布尔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实践理论纲要》《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再生产》《艺术的法则》《区分:判断力的社会批判》。在这些著作中,布尔迪厄借助其“习性”、“资本”、“场”等概念,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译者
刘晖,1970年生,法国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著有《色情史》《艺术的法则》《男性统治》《帕斯卡尔式的沉思》《自我分析纲要》等。
社会学家都是一等聪明人。不过,坏的社会学家是一流的理论创造者;好的社会学家是一流的观察者。坏社会学家构造出新理论,特别是令人费解的新理论,其实带来的价值还比不上带来的浪费时间;好社会学家观察社会,通过自己的机敏得出一些含金量很高的结论。 但必须要注意,社会学...
评分 评分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乡村邮递员的儿子,早年生活在偏远的西南农村并说一口方言,充分“体验到了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统治。”幸亏他异常聪颖并且勤奋,也幸亏有那么一所不重门第只看成绩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使得他得以通过考试这个跳板,从底层社...
评分社会学家都是一等聪明人。不过,坏的社会学家是一流的理论创造者;好的社会学家是一流的观察者。坏社会学家构造出新理论,特别是令人费解的新理论,其实带来的价值还比不上带来的浪费时间;好社会学家观察社会,通过自己的机敏得出一些含金量很高的结论。 但必须要注意,社会学...
书涵盖布尔迪厄的大部分思想。研究文化、经济与社会结构相互促成,每一方面又都说得都很犀利。翻译读着吃力。
评分很多部分并不能看懂。
评分文艺青年杀手,艺术圈谈美色变的始作俑者
评分我们的自尊心对别人谴责我们的趣味(品位/文化资本)之难以忍受,超过对别人谴责我们的观点之难以忍受。用大白话不恰当的概括可能就是,你能说我错,不能说我low。每当这个时候,就应该想起布尔迪厄的观点--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和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有趣味里怡然自得或是跳出文化区隔的刻板成见,这是个人选择,只是我们需要知道这背后隐藏的运转逻辑,才不至于被带了节奏而不自知。
评分集《摄影:中等品味艺术》《艺术之恋》等相关前著大成,79初版,引用率最高,排版最复杂,理论、量化与定性研究结合最融洽,是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社会空间、阶层流动领域必读经典。需要大量有关文化生活百科知识,丰富译注颇有帮助,可惜译文仍需扣一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