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李莊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曆史 李莊 近代史 岱峻 史語所 好書,值得一讀 社科 營造學社
發表於2024-12-23
發現李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比較失望,既不八卦、也不學術,平鋪直敘,一通到底,如果十年前看到就好瞭,現在隻能當剪報資料集。。。
評分因拿到岱先生的親筆簽名,置於傢中,久未翻閱。今日讀完,即有想到李莊一遊的衝動。抗戰時期學者們的學術,心誌,生活狀況,以及一些或有趣,或悲傷,或奇巧的故事皆在書中有呈現。
評分索然無味,不如棄之。
評分生之孤寂,死後哀榮。
評分是為避禍求生,更是為瞭延續傳統文化的血脈,都隱藏到深山大澤之中,積蓄文化力量,等到亂世過去,再從深山中走齣來,將戰亂時期中斷的文化脈絡重新接續。然而從鴉片戰爭之後的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戰亂不止,成為瞭一個漫長,復雜,悲喜交集但又不得不經曆的一個過程,一個補課的時期。是一個文化意識,精神思想發生質變和飛躍的特殊時期。於是這一時期李莊作為一個“地圖上無法找到的地方”正是知識分子們所要尋找的“桃花源”,成為瞭當時中國的書桌。誠如傅斯年先生說的那樣:“夫一邑之人纔如此之盛,一傢詩章之傳如此之多,足爭今之世運在乎西南方,將翊贊國傢之將興,潤色一時之弘業,豈僅為桑梓徵獻存哉。” 以抗戰的精神來讀書做學問,有“憂道不憂貧”的高貴精神、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社會擔當,更大的原動力則是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岱峻(陳代俊),祖籍四川資陽,定居成都。1982年大學畢業,執業媒體,已退休。早年從事文學創作,20世紀末起轉入民國學術研究,著有《發現李莊》《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等。
抗戰期間,中研院史語所、社會所以及中博院、同濟大學、營造學社等遷到四川宜賓的李莊鎮,並在那裏安居六年。本書以翔實的田野調查資料、諸多珍稀的圖片,全麵敘述瞭傅斯年、陶孟和、李濟、梁思成等人的學問事功,更探尋瞭諸多不同尋常的秘辛人情。
風雨江山,衣冠南渡。川南古鎮李莊,承續著同濟、中研院、中博院、營造學社文化抗戰的曆史,為戰時最具影響的人文學術中心。
一代學人,安貧樂道。傅斯年、陶孟和、吳定良、李濟、梁思成、林徽因、董作賓、童第周等,焚膏繼晷,薪傳火播,厥功甚偉。
《發現李莊》極為有趣,我好像被帶迴到瞭以前的時光。——傅仁軌(傅斯年之子)
如此大的包涵量,寫得得心應手,令我感佩,深感在材料蒐集上下瞭大功夫,對大師之間關係的描寫也真切可親。——李光謨(李濟之子)
涉及梁林那一章,感覺寫得很好,比較真切地再現瞭外省知識分子在李莊的生活狀態和心態。——梁從誡(梁思成之子)
《發現李莊》承襲傅斯年先生倡導的動手動腳找史料的做法,不少照片和文字材料的披露具有唯一性。岱峻對所寫的“那時的先生”充滿尊敬之情,卻不以仰視造神的態度,而是運用急徐適度的敘述方式、褒貶得體的誠實文字,絕不為他所尊敬的人麯為迴護。——作傢冉雲飛
九一八事件后,以中研院最高学术机构为主的学术团体,以“所”为建制,陆续迁徙。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就李庄,最盛时达一万两千人,就人口而言决不在多,却有着海内外各领域之精英者云集。那时候的李庄大大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乃至民家小院,四散分布着中...
評分九一八事件后,以中研院最高学术机构为主的学术团体,以“所”为建制,陆续迁徙。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就李庄,最盛时达一万两千人,就人口而言决不在多,却有着海内外各领域之精英者云集。那时候的李庄大大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乃至民家小院,四散分布着中...
評分书生误国,读书无用,书呆子……这些用在读书人身上的标签我们耳熟能详。确实,读圣贤之书并不能创造产值,也并不能对GDP增长贡献什么。但是读过《发现李庄》之后,所有这些都是显得这么的渺小,如此的不堪。 难以想象,在那样的岁月和年代,在那样的时局和时事之下,有...
評分文/吴情 说到中国有名的“村”,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三个“村”,小岗村、华西村、中关村。虽都带有一个“村”字,但显然,由于历史原因,规模和地位并不相同。小岗村,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百余来户农民签下生死状,开启了中国“文革”后对内改革的历史新篇章。华西村,...
評分1.原书2004年出版,先后两次印刷,因当时资料匮乏,本人知识浅陋,无论观点或史实皆有偏差,技术上更多谬误。此次再版,经岁月磨砺(有自我进步,经热心读者提携),错误无疑减少了; 2.限于当时的时势,编者删去了人物命运的最终交代,此次最后一章弥...
發現李莊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