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图像面前

在图像面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1953年生,法国哲学家和艺术史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cole des hautes études de sciences sociales),出版有四十余种关于图像的历史及理论的著作,并策划数次展览。

出版者: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法]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陈元
出版时间:2016-5-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5672391
丛书系列:艺术迷宫译丛
图书标签:
  • 艺术 
  •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 
  • 艺术理论 
  • 艺术史 
  • 哲学 
  • 图像 
  • Didi-Huberman,Georges 
  • 文化研究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在图像面前》展开了一种被反复提出的批评,直指我们面对图像时的确信感。我们是如何观看的呢?不仅仅使用双眼,也不仅仅依靠目光。“voir”意指“看”,它与表示“知”的“savoir”押韵,这使我们想到,原始的目光是不存在的,我们处理图像时需借助词语,经历认知的过程,并伴随不同层次的思考。我们从弗洛伊德的思想中找到对图像所特有的认识进行全新批评的方式。“看”这一动作在字面上是打开的,意味着在表现与展现,象征与症候,决定论与复因决定论之间撕扯,接着展开。最后,在可见物的传统概念和视觉资料(visuel)的全新概念之间再撕扯、展开。看与知的稳定方程式,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实证主义的,从此将让位给某种东西,譬如测不准原则,譬如目光对非知(non-savoir)的约束。某种使我们直面图像的东西,它使我们如面对被遮蔽的事物一样直面图像:一个十足不稳定的处境。但我们却应该思考这个处境,无论如何都要确定它在认识规划,也就是艺术史规划中的位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原载于:http://artforum.com.cn/column/9692,感谢《艺术论坛》的约稿。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Figuration),书中庞大的神学...

评分

原载于:http://artforum.com.cn/column/9692,感谢《艺术论坛》的约稿。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Figuration),书中庞大的神学...

评分

原载于:http://artforum.com.cn/column/9692,感谢《艺术论坛》的约稿。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Figuration),书中庞大的神学...

评分

原载于:http://artforum.com.cn/column/9692,感谢《艺术论坛》的约稿。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Figuration),书中庞大的神学...

评分

原载于:http://artforum.com.cn/column/9692,感谢《艺术论坛》的约稿。 一.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 Huberman,下文简作于贝尔曼)的写作曾经给过我两记重击。一次是《安吉利科:差像与喻体》(Fra Angelico: Dissemblance and Figuration),书中庞大的神学...

用户评价

评分

实在不理解到底为啥于贝尔曼这么红

评分

《在图像面前》的第三章是针对 潘诺夫斯基 的图像学理论写的,所以需要了解 潘诺夫斯基 的理论,可以参考 高名潞 的《西方艺术史观念》第5章(高名潞 是美国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及建筑史系教授)。

评分

(藝術)歷史並非線性,而是從「時間錯誤(anachronisme)」中往往突然性地撕裂開,在圖像面前可以見到這種撕裂,圖像甚至就是這種撕裂本身。不過要理解他稱的這個「時間錯誤」問題,需要看另一本書,《在時間面前》Devant le temps,貌似還沒有翻譯成中文。

评分

症候是意义的矿床。 去年买了这本书,没看下去,觉得啰嗦。 如今看,觉得充满思辨性,很有启发。 作者敏锐地批判了潘诺夫斯基,引起舒适。

评分

读完第三章果断弃了……等我读过图像学and法国一堆再来看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