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否認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心理學 死亡 人類學 精神分析 厄內斯特·貝剋爾 生死 人文 哲學
發表於2025-02-23
死亡否認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好不容易把書翻完後特彆想罵娘。精神分析學這套話語,加上似文學似隱喻的錶述,如果一篇幾韆字論文反復揣摩也就罷瞭,充斥瞭幾百頁隻令人想發瘋。經曆英雄主義、符號自我與生理自我的二元悖論、肛門性、自我壓抑、人格防禦機製、自因企劃、神經癥、死亡恐懼、移情……之後,貝剋爾告訴我們要迴歸源頭,在精神分析科學與宗教的融閤中,敬畏地等待一終極權威救贖。這本精神分析學版本的《人生的意義》,就這樣滑入神秘主義深淵。TMQD。
評分人總是力圖以一種怯懦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本身脆弱的力量
評分好不容易把書翻完後特彆想罵娘。精神分析學這套話語,加上似文學似隱喻的錶述,如果一篇幾韆字論文反復揣摩也就罷瞭,充斥瞭幾百頁隻令人想發瘋。經曆英雄主義、符號自我與生理自我的二元悖論、肛門性、自我壓抑、人格防禦機製、自因企劃、神經癥、死亡恐懼、移情……之後,貝剋爾告訴我們要迴歸源頭,在精神分析科學與宗教的融閤中,敬畏地等待一終極權威救贖。這本精神分析學版本的《人生的意義》,就這樣滑入神秘主義深淵。TMQD。
評分http://www.hornbill.cdc.net.my/newget/linhesheng/fankangsiwang/index.htm
評分期待過高。一切都是「恐懼」似乎太簡化瞭,對同性戀的解釋真誠得讓人啞口無言。
E.貝剋爾(1924.9.27-1974.3.6),歐洲猶太人後裔,生於美國麻省斯普林菲爾德。二戰期間服役於美國陸軍,赴歐作戰,參加過解放納粹集中營的戰鬥。之後返美,就讀於紐約州雪城大學,畢業後派駐美國駐巴黎大使館。約1954年重返美國母校,攻讀文化人類學,1960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此後近十年間先後執教於雪城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舊金山州立大學等,因堅持正義、支持學生而飽受官方排擠,直至1969年獲溫哥華西濛•弗雷澤大學教授職位。著有《禪:一個理性的評判》《有意義的生與死》《精神療法的革命》《超越異化》《惡的結構》《身著甲胄的天使》《失落的人學》《死亡否認》和《逃避罪惡》。其代錶作《死亡否認》獲1974年普利策大奬(文化人類學專項)。
正如作者貝剋爾所說:“並非自然的動物本性,而恰恰是對驚恐(panic)的掩飾,讓我們活在醜陋之中。”一直以來,罕有作者這樣真誠的努力,嚮世人揭示一個顛覆性的真理:死亡並不必然産生恐懼,然而,恐懼的人生卻雖生猶死。作者進一步深刻指明:人們常常用欲望來掩飾恐懼,殊不知欲望恰恰是恐懼的結果,如此文飾,相當於飲鴆止渴。因此,吾人彆無他途,唯有直麵恐懼,嚮死而生。
读毕此书,叹为观止,从此不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吴思 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看序言就很受启发。后面的,得多读几遍,才有感悟。 人民出版社出哲学书,还是挺有震撼力的。 译者也真够权威,看得开。
評分大一的时候在基督教会呆了一年。每周末去唱诗,祷告。然而最后还是放弃了信仰。因为那时觉得这个宗教并不能说服自己。《圣经》经过这么多人的编篡,到底哪句话可信?无法再虚伪地虔诚,于是果断退出。虽然远离了教会,但其实一直都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无神论者,因为我不敢相信...
評分我正在读这本书的原版,有时会将汉译本拿来比对,于是发现几处译文颇令我困惑。 比如第二章第三节“死亡恐惧的消失”第一段,汉译本为: “然而,随着儿童的成长,恶梦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而某些儿童的恶梦又比另一些更多。” 原文为:Yet, the n...
評分读毕此书,叹为观止,从此不再看心理学方面的书。——吴思 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看序言就很受启发。后面的,得多读几遍,才有感悟。 人民出版社出哲学书,还是挺有震撼力的。 译者也真够权威,看得开。
死亡否認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