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增補本)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曆史 黃仁宇 中國 中國史 黃仁宇作品係列 文學 中國研究 大曆史觀
發表於2025-02-24
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增補本)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三星半,不能要求還能像萬曆十五年那樣深刻,畢竟在篇幅有限的情況下還要從先秦寫至元末,自然隻能點到為止,起碼又加深瞭我對魏晉南北朝與五代十國的一點點認識
評分如果要瞭解黃老的marco history,這本要比那本《中國大曆史》更閤適,事例+分析+理論的模式讓人很容易就明白作者看待曆史的角度,“marco”意味著中立和客觀,代錶著用“技術”和“發展”的視角觀察曆史,盡管完全跳齣倫理評判的中國傳統曆史評價法,於中國曆史之獨特性稍顯不妥,作者自己也強調此書絕非為瞭“翻案”而誕生,但畢竟還是為很多老生常談的事件提供瞭新鮮意見,能幫助讀史者多幾分理性思考,書中涉及宋代的幾篇是絕對的精華。
評分每一節都有些淺嘗輒止,而且明清及之後沒寫是個遺憾
評分不必過分在意曆史的細枝末節,不做基於道德的評價,更多是從經濟上的發展趨勢來解讀曆史,這種大曆史的觀點確實讓人感覺耳目一新。
評分這本書最大的意義不是書的內容,而是告訴人們曆史這門學科的本質其實幾乎就是作文罷瞭。
黃仁宇 (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後齣版瞭《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曆史》,以“大曆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這是一部有關中國自先秦至元末曆史的漫筆集。收入瞭黃仁宇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錶過的33篇文字,發錶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作者用歸納法將史料高度壓縮,用“大曆史”觀勾畫瞭中國數韆年的曆史,自先秦至元末,通過還原其人其事在曆史關鍵處的作為,細緻入微地分析瞭中國曆史的進程、因果以及現代型的經濟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落腳。錶彰瞭中國曆史的自有特色,即經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而前後連貫。
作者治史,每每從常人不經意的細節處入手,挖掘齣極富啓發性的新見,娓娓敘來,發人深省。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評分近读黄仁宇旧集《赫逊河边谈中国历史》,比当年读《万历十五年》有了更多体悟,黄氏以中国政治演进未能处理好财政问题为题眼,反思了古来以抽象理想治理财政社会的困境,发人深省:须知顶层设计必须考虑基层实际与执行,而在地区生产方式多样又差距颇大的现代,更应细思共通管...
評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評分黄曾经是我上初中时最喜欢的作者,大历史的教诲也一直铭记。 但近来再读这本书,却也感到寡味。 历史是一个什么东西,历史是工具。每一代人为着自己的现世需要写出东西对前人的故事任意塑造和编排。大历史观的意义在于给出一条线索,告诉你“事实”前后矛盾人物面孔多样都是小...
評分02年看完后写的。贡献给豆瓣。 ------------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中连载的33篇历史短文的集锦,读完之后,觉得黄仁宇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治早熟”,他的“大历史”观实际上仅仅是超越了朝代限制,他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这才是...
赫遜河畔談中國曆史(增補本)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