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论

代价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祖籍不可考。1950年生于北京。1963年考入北京八中,1968年7月离校赴北大荒。在校时曾任班长,此乃一生中的最高职务,以后近40年中始终是标准“布衣”,未担任过任何一级正式与非正式的官职。在北大荒务农、造砖、伐木、采石、教书,逾八年。197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读书。1979年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1982年获哲学硕士。1985-86年在美国丹福大学社会学系读书,获社会学硕士。因不满时下学术空气,不断跳槽,先后在北京社科院、中国社科院、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供职,唯社会学专业至今不綴。曾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主持人,“实话实说”总策划,不堪各级“婆婆”的审查管束,终于金盆洗手。曾作自我素描:懒散,不整衣冠,精神上却有洁癖,若游戏规则不公正宁可不参加。青年时代思想步入异端,再难返回正统。微染自虐症,少时习中长跑,年近五十患冬泳症。以争辩为快事,虽对事不对人,却也常常得理不让人。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郑也夫
出品人:
页数:21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0-1
价格:CNY 36.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55338
丛书系列:郑也夫作品集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郑也夫 
  • 社会科学 
  • 文化 
  • 人类学 
  • 罗辑思维 
  • 社会学与人类学 
  • 代价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代价论》从社会学角度立论,通过大量日常现象的分析,论述了人们社会行动后果评估中的代价问题。立意新颖,主题鲜明,问题意识明确。书中理论铨释和经验分析结合得紧密,许多见解发人深省,一反时下社会学著述中只有现象描述不见观点的流弊。评估社会行动的代价,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价值进行综合思考,权衡得失利弊,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

沈原(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代价伦》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把“代价”或“成本”这一常常被认为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重新纳入社会学的视野,充分显示以社会学的眼光把握和权衡各种制度与行为的代价,是大有裨益的;第二,写作深入浅出,将高深的学理娓娓道来,丝毫不带有当今学术论文的八股气息。一是深刻,二是好读。单凭这两点,就颇值得一阅。

王小波:本书作了比较充分的文献准备,文本亦好。更重要的是所论的问题都经过了一番思考,这在现今的学界颇为难得,所以应该算本好书。好书需要批评,这才算正常的学术生活,坏书需要炒作,这才能骗到老百姓的钱。……(本书)中,最让我不满意的是论及乌托邦的一章。……乌托邦的弊端在于它是种极端的管束主义,这种管束常常要了人的命。(摘自其1997年书评)

陈心想(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资深研究员):这书一读就永远难忘。本书当年在大学生中很火,我本科就读的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一个师弟,把这本书认真读了很多遍,感想和心得写得密密麻麻。那是几年后我见到的,也第一次领教一本书能读“破”到这个程度。我读时已经是1998年,没想到和那位师弟一样,阅读心得也密密麻麻写满全书。

田方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代价论》是我在学生时代读过的最有启发性的社会学著作之一。从宏大的制度设计到微观的个体决策,作者深入剖析了众多案例中的得失与取舍,为我们理解社会的常态与变迁提供了一种可贵的理论视角。在社会研究日趋实证化的今天,《代价论》却饱含传统社会学的理论趣味。它提醒读者社会科学不仅属于科学家族,也是哲学和艺术的产儿。

编辑推荐:

★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郑也夫代表作,提高视野和独立思考能力的获奖书籍。

★独具见识,富于想象且细致的考辩和大胆的推论,对人类文明的再思考。

★文化评论家朱正琳、 上海大学历史学教授朱学勤、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丁学良、《文汇报》书评撰稿人周毅、北师大经济学教授贺力平敬重推荐!

★罗辑思维十月全线热推,各大媒体全国知名学者专家全面力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郑也夫老师深刻而清晰地讲解了各种历史与社会现象,让我一下子搞明白了许多从小就迷惑的问题:为什么会这样不合理?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郑也夫老师通过代价的角度巧妙地解释了这些问题。 比如书中谈到的法律。我在看《The God father》时一直奇怪一句话...  

评分

是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拥有追求完美的心。我们应该感谢代价,正是必须不断付出代价,人类才能得以撬动文明的杠杠。 代价论算是郑也夫代表作之一。冷眼看世界的郑也夫继续他的尖锐,把每个可能每个现象中的负面结果都不断在你面前撕开,告诉你,不可能会有完美的人,不可能会...  

评分

郑先生不止一次地强调必须明确事物的功能与存在原因之间的差别。这已经成为我以后写论文过程中每次都必须反问自己的问题。 郑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视角诠释代价,带有一种超越经济学研究的全局观。书中分析了分工、平权、经济发展、学术禁锢等等所产生的代价问题。凡事都有...  

评分

代价的视角 一本薄薄的小书,只有170多页,到了我的手中却有了一种想见恨晚的感觉。这本书叫《代价论》,与我而言,没看它的代价是有些问题怎么都想不通,想通了的也想不深,想深了的也无法纵向探究。看它的代价估计也只是那一天的时间和记笔记的...  

评分

郑先生不止一次地强调必须明确事物的功能与存在原因之间的差别。这已经成为我以后写论文过程中每次都必须反问自己的问题。 郑先生以社会学家的视角诠释代价,带有一种超越经济学研究的全局观。书中分析了分工、平权、经济发展、学术禁锢等等所产生的代价问题。凡事都有...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很多想法有共鸣,但其他的有些模糊,至少很敬佩作者这部下了一番功夫的诚意之作,意外的和王小波也有交集

评分

图书馆看到15年新版的才意识到这本本科时很想读的书其实一直都没读……前面的年代感很强,篇幅不大,内容都很散,可能在90年代还能属于“学术书”吧,一些题目感觉是辩论赛用的???? 后面余波有不同年代的回应,算是新版增订的内容。

评分

学究书,不实用

评分

好看,深入浅出,解释性强,郑也夫的风格。

评分

虽然是二十多年前写的书,但至今读来,丝毫感受不到年代感,这大概是一本好书的标准之一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