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國與象徵

黨國與象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國史館
作者:周俊宇
出品人:
页数:48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8-1
价格:NT$380
装帧:軟精裝
isbn号码:9789860374902
丛书系列:民國史學叢書
图书标签:
  • 历史 
  • 近现代史 
  • 国族认同 
  • 臺灣 
  • 辛亥鼎革 
  • 政经-党国体制 
  • 中國近現代 
  • 旧邦新造:1911-1949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書是一本以學術角度探討中華民國國定節日歷史的研究專著,現行國定節日的基礎,大多在國民政府黨國體制下形成,走向憲政及政治轉型民主化後,制度上、象徵層次上仍複雜糾結。

本書分別就節日的誕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節日的重整:北伐完成以後(1928–1949)、節日的獨佔:戰後遷臺威權統治時期(1949–1987)、節日的紛然:民主化與臺灣化後(1987-2008)、來描述、解釋。

中華民國成立已屆百年,在歷史長流下,國定節日如何呈現變貌?亦針對現下課題與今後展望進行討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党国与象征——中华民国国定节日的历史》周俊宇著 国史馆2013年8月版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架构 第二章 节日的诞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 一、共和国的新节日 二、旧朝传统的温存 三、遭否决的革命党符号 四、国民政府...

评分

《党国与象征——中华民国国定节日的历史》周俊宇著 国史馆2013年8月版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架构 第二章 节日的诞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 一、共和国的新节日 二、旧朝传统的温存 三、遭否决的革命党符号 四、国民政府...

评分

《党国与象征——中华民国国定节日的历史》周俊宇著 国史馆2013年8月版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架构 第二章 节日的诞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 一、共和国的新节日 二、旧朝传统的温存 三、遭否决的革命党符号 四、国民政府...

评分

《党国与象征——中华民国国定节日的历史》周俊宇著 国史馆2013年8月版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架构 第二章 节日的诞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 一、共和国的新节日 二、旧朝传统的温存 三、遭否决的革命党符号 四、国民政府...

评分

《党国与象征——中华民国国定节日的历史》周俊宇著 国史馆2013年8月版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内容架构 第二章 节日的诞生:北伐完成以前(1912-1928) 一、共和国的新节日 二、旧朝传统的温存 三、遭否决的革命党符号 四、国民政府...

用户评价

评分

该书为周俊宇在政大硕士论文《塑造党国之民》基本上增删而成。硕士论文既得出版,可见本书作者功力之深。周俊宇对日本学术界亦相当了解,所以研究网络了中台日三方资料(但没有二档馆史料)。本书成书过程大抵经过多次修改,行文框架反而有拖沓重复之嫌。然而瑕不掩瑜,初出茅庐即有此成就(此外,在东大读博期间还译有三本日本专著),以后学术成就不容小觑。

评分

该书为周俊宇在政大硕士论文《塑造党国之民》基本上增删而成。硕士论文既得出版,可见本书作者功力之深。周俊宇对日本学术界亦相当了解,所以研究网络了中台日三方资料(但没有二档馆史料)。本书成书过程大抵经过多次修改,行文框架反而有拖沓重复之嫌。然而瑕不掩瑜,初出茅庐即有此成就(此外,在东大读博期间还译有三本日本专著),以后学术成就不容小觑。

评分

该书为周俊宇在政大硕士论文《塑造党国之民》基本上增删而成。硕士论文既得出版,可见本书作者功力之深。周俊宇对日本学术界亦相当了解,所以研究网络了中台日三方资料(但没有二档馆史料)。本书成书过程大抵经过多次修改,行文框架反而有拖沓重复之嫌。然而瑕不掩瑜,初出茅庐即有此成就(此外,在东大读博期间还译有三本日本专著),以后学术成就不容小觑。

评分

该书为周俊宇在政大硕士论文《塑造党国之民》基本上增删而成。硕士论文既得出版,可见本书作者功力之深。周俊宇对日本学术界亦相当了解,所以研究网络了中台日三方资料(但没有二档馆史料)。本书成书过程大抵经过多次修改,行文框架反而有拖沓重复之嫌。然而瑕不掩瑜,初出茅庐即有此成就(此外,在东大读博期间还译有三本日本专著),以后学术成就不容小觑。

评分

该书为周俊宇在政大硕士论文《塑造党国之民》基本上增删而成。硕士论文既得出版,可见本书作者功力之深。周俊宇对日本学术界亦相当了解,所以研究网络了中台日三方资料(但没有二档馆史料)。本书成书过程大抵经过多次修改,行文框架反而有拖沓重复之嫌。然而瑕不掩瑜,初出茅庐即有此成就(此外,在东大读博期间还译有三本日本专著),以后学术成就不容小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