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等书。
本书是一本专题论集,主要围绕法兰克福学派,以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为问题框架展开相关思考。全书主要由三辑内容组成:第一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再思考",是对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成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的拓展性研究;第二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旅行"到中国之后的影响研究;第三辑名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下",是对与法兰克福学派有关联的本雅明、萨特或无关联的毛泽东、伯明翰学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本书中西结合,视野开阔,资料扎实,论述深入,是一本很见功力的学术著作。
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在理论很容易变得过时的今天,重新定位法兰克福学派诸位其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评分44万字的书,第一次读了这么久。本来抱着功利心准备选读,但如饥似渴,难以释卷,终究原原本本读完,从序言到附录,还好没有错过预料之外的精彩。虽则最后一篇阿诺德的译文有些囫囵吞枣。阿诺德的摇摆之下是更为深沉的忧虑,“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哲学话语下的玄音为人忽略,赵老师的去伪存真实属不易,但更难以释怀的是,轻率与浮躁已经蔓延到了这种地步,对于哲学的解读停留在字面义上便浅尝辄止,纷然举起批判的矛头。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理论旅行,批判的锋芒不断削弱,文化产业与文化工业暧昧相偕,“错位说”看上去理直气壮,却分明感到一丝懦弱。遵命文学已然成为过去了么?真不见得。大众文化的肯定性话语席卷而来,可不要成为欲望辩证法了哟! 最后,我是赵勇老师的小迷妹↖(^ω^)↗
评分艺术的二律背反
评分此书实为论文集,大多已刊于各大期刊,论阿多诺部分最见功力,谈到大众文化突出学界忽略不察的颠覆模式,是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整合与颠覆,具体可以参见赵勇的博士论文,已经出版。
评分艺术的二律背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