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著有《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等书。
本书是一本专题论集,主要围绕法兰克福学派,以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为问题框架展开相关思考。全书主要由三辑内容组成:第一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再思考",是对法兰克福学派及其成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的拓展性研究;第二辑名为"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是对法兰克福学派理论"旅行"到中国之后的影响研究;第三辑名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视角下",是对与法兰克福学派有关联的本雅明、萨特或无关联的毛泽东、伯明翰学派等方面的平行研究。本书中西结合,视野开阔,资料扎实,论述深入,是一本很见功力的学术著作。
1923年2月3日,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所开始建立,而研究所建立的背景则是因为在西方社会中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整体失败。一开始社会研究所的方向是经验的、具体的政治经济学、工人运动史研究,到了霍克海默上任,研究方向转到了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上来,并把“批判理论”作为社会研...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评分文艺学西方马克思的书要读。我很喜欢西方马克思主义,能从中读懂社会,能对现代社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形成一种批判的眼光。至于本书,赵勇的书读过不少了,还是挺喜欢的,能读出他个人的痕迹,很亲切,尤其是最后的给研究生的信,说我们都是书呆子,所谓书呆子并不是一心读书...
强推!!!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梳理条例之清晰,对争议论点阐释之清楚,对每个人思想把握之关键,不仅是知识,这种写作也很值得学习;对中国学派尤其是文艺学的一些关键问题的陈述和看法非常中肯,尤其是对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的妥协转型的指出(内部“吐槽”部分真的看得很欢乐),是近期阅读中最快乐的;但最令我惊叹的是将本雅明的讲演和毛泽东的讲话放在一起阐释出知识分子化大众和知识分子大众化两种“艺术政治化”的表现,是真的将西方理论进行了再语境化
评分强推!!!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梳理条例之清晰,对争议论点阐释之清楚,对每个人思想把握之关键,不仅是知识,这种写作也很值得学习;对中国学派尤其是文艺学的一些关键问题的陈述和看法非常中肯,尤其是对从启蒙辩证法到欲望辩证法的妥协转型的指出(内部“吐槽”部分真的看得很欢乐),是近期阅读中最快乐的;但最令我惊叹的是将本雅明的讲演和毛泽东的讲话放在一起阐释出知识分子化大众和知识分子大众化两种“艺术政治化”的表现,是真的将西方理论进行了再语境化
评分出色的法兰克福学派导读。知识分子(作家)、大众文化和文化工业作为关键词,讨论阿多诺的“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歌”和本雅明与毛泽东对于文学政治化的异同两篇尤其精彩,而对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接受史的讨论则重复较多。赵勇老师的文风流畅清晰,引文和论述平实精当,不乏犀利,但有的地方似乎欠了些许深度,如果增加更多的政治理论视角会更好。推荐。
评分一本很有干货的书,作者对法兰克福学派的介绍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概括性很强,条理非常清楚,沉潜扎实的文本细读,发现很多之前没见过的外文资料;并且很有现实关怀,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旅行》等篇里分析了该学派在中国的接受史,围绕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化,指出问题的症结,态度中允平和,佳作
评分此书实为论文集,大多已刊于各大期刊,论阿多诺部分最见功力,谈到大众文化突出学界忽略不察的颠覆模式,是为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整合与颠覆,具体可以参见赵勇的博士论文,已经出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