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精装珍藏版)描述了一个真正和时间成为朋友的人,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来计划的人——柳比歇夫。柳比歇夫通过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做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等各方面,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自己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精确无疑。柳比歇夫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儿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 高的效率,也保证了最 旺盛的生命力。
生命急速流逝,时间无影无踪地消失。曾经一度我也在想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本书,以及柳比歇夫对人生和时间的态度,似乎是可以解答一部分问题。(关于柳比歇夫的历程,可以看jack的书评,里面描写的很清晰。) 整理以下几个点,留做记录: 1、现代时间越来越少,虽然各种...
评分柳比歇夫这个苏联人为世人所知,不是因为他在专业生物领域的造诣(他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也非常高),而是因为他56年如一日的时间统计法。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最大的特点是他不仅仅是坚持每天写自己的时间清单,还做了时间不同用途的分类详细清单,每天每个周末每个月每个季度...
评分每次重读格拉宁《奇特的一生》,我都从心底里发出由衷的敬佩同时总会带有苍白的无力感,生命的长度不取决我,却可以掌握活在每一分钟的利用价值,以往的确忽略了时间可以被挖掘的潜力,从个人来讲就是实现自我的本能超越。当人生遵循的宗旨和目标已被设定妥当,不成其为继续讨...
评分生命急速流逝,时间无影无踪地消失。曾经一度我也在想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这本书,以及柳比歇夫对人生和时间的态度,似乎是可以解答一部分问题。(关于柳比歇夫的历程,可以看jack的书评,里面描写的很清晰。) 整理以下几个点,留做记录: 1、现代时间越来越少,虽然各种...
评分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看到的,于是找来看了。传记主人公是个成功的科学家,一生涉猎广泛、成果丰硕。他从年轻时起用一种独特的时间—事件记录法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有活动,其中既有看书、做研究、写作、教学,也有看报纸、写信、看戏、散步等等,旁边还写上每件事用去的时间...
其实全部内容用一篇文章就可以叙述清楚。作者把一个人神化地写,不符事实,抒情过度。出版商又把这本书包装成了成功学速效书。柳比歇夫倒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人,任何出众的成就都是在点滴中完成的,勤奋、自律、持之以恒。两星半。
评分“你应该知道自己是如何死去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记录如何生活等于记录如何死亡。 早年所购,也是从李笑来那知道了这本书,买来放了很久,半天不到就看完了。 我的时间记录撑了好久。。。 一开始每天记录确实相当繁琐,基本上就像记流水账一样,也中断过好几次。 大概一年后我坚持了下来。 一开始就是一张白纸,填写日期+事件+花费时间。 后来下载了网上的一些表格样式,又结合自己的习惯优化了好几次,也从纸质版做成电子版了,因为纸质的携带、保存和查阅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现在两张表,一张日志表,一张周表,都是电子格式。 每天晚睡前尽量做日志,看清楚自己的时间去哪了。 这过程可能5分钟,可能1小时不定(现在有感悟栏,像日记博客,所以多花费不少时间)。 结合自己的目标,我每天都在修正自我。 这个过程很麻烦很痛苦。
评分这样详细的时间统计法,最佩服的,不仅在于能够坚持记录,而是柳比歇夫能够面对真实的、懒惰的、和完美搭不上边的自己,真实地反应在日记里,冷静冷酷一如时间本身。
评分这样详细的时间统计法,最佩服的,不仅在于能够坚持记录,而是柳比歇夫能够面对真实的、懒惰的、和完美搭不上边的自己,真实地反应在日记里,冷静冷酷一如时间本身。
评分以前的工作都是有强大的外部力量在推动我高效率的工作,现在随着职位的提升,需要更多自我思考和自我推动。近一年的时间其实都有些困惑,缺失目标感,想自我提升,却找不到有效的方法。关注了很多公众号,感觉里面能够获取到很多知识,但实际上是让时间被碎片化了,很难长时间专注在一件事情上面。 经常在抱怨工作忙、没有自己的时间、很多想做的事情没时间做。其实仔细想想,都是在自我欺骗,我并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阅读一本书的作用可能不在于能读得多精多透,能有一个新的启发,实现自我提升便是有用的。 通过新世相图书馆接触到这本书,这种模式很有趣,给了我一个契机去改变自己的拖延症和不专注的毛病。在旅行的过程中,间断地用了4天看完这本书,效率还是比较低。要从今天开始,认真记录时间,提升专注力,提升效率,丰富生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