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途中,在北上和南下的战略抉择上,党中央与张国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毛泽东称之为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
本书权威、客观地解读了这段隐晦的历史,生动讲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1935年6月懋功会师后,红一、四方面军在荒凉的松潘草地分道扬镳,党中央和红军一部走出草地,开赴抗日前线;张国焘则另立中央,他率领的部队接连遭遇了南下失利、三过草地、西路军失败等重大挫折,党和中国革命的事业也多次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毛泽东对当年与张国焘的斗争一直念念不忘,当时的冲突主要集中于红军的战略抉择:张国焘下令南下,毛泽东力主“北上”。后来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北上”才是正确的和富有远见的决断。
刘统 1951年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东北解放战争纪实》(1997)、《华东解放战争纪实》(1999)、《中原解放战争纪实》(2003)、《唐代羁縻府州研究》(1998)、《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2006)、《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2009);编著有:《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2006)、《早年毛泽东:传记、史料与回忆》(2011)。
这本书,详细地叙写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分裂、再次会师,又在蒋介石的围剿下,西路军(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渡过黄河,另谋出路,与军阀血战,惨败于祁连山。最后以批判张国焘、张国焘叛党出走结束。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就此终结。个人的荣辱功...
评分这本书,详细地叙写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分裂、再次会师,又在蒋介石的围剿下,西路军(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渡过黄河,另谋出路,与军阀血战,惨败于祁连山。最后以批判张国焘、张国焘叛党出走结束。党中央与张国焘的斗争,就此终结。个人的荣辱功...
评分右路军成立陕甘支队抵达哈达铺,很快就要进入六盘山到达陕北,和刘志丹、徐海东会合。 本书从四渡赤水后正式开始叙事。双方会师后分别在人事和军事路线领域进行了博弈,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意识形态斗争。双方路线上对立的矛盾之源其实由来已久,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从懋功会师开...
评分好书!陈年之作。 长征之伟大之处,不在于它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才从失败灭亡的边缘逆袭而出。 什么是历史的选择?!这就是历史的选择! 长征中有退缩的,有叛逃的,有没熬过去的,也有莫名加入的,但最后走下来的才是强者。 走下来,没有崩溃,没有分...
评分说的是懋功会师到张国焘叛逃的一段历史。四方面军从一开始的兵强马壮,到后来西路军兵败河西,令人唏嘘。作者用研究古代史的方法来研究党史,注重细节,力求公正,做得相当不错了。一些问题限于资料的有限和时代的局限,不能说得透彻,也能理解。作者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
文笔质朴生动,资料全面而扎实,作者是正宗御用学者(军事科学院),但看得出已经竭尽全力保持中立客观的理性视角,毫无主旋律的献媚与偏袒,对党史谜团探讨很深,非常大胆,发人深省的黑暗权斗细节令人震惊,最令人同情的还是无数在“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中无辜牺牲的普通红军战士
评分文笔质朴生动,资料全面而扎实,作者是正宗御用学者(军事科学院),但看得出已经竭尽全力保持中立客观的理性视角,毫无主旋律的献媚与偏袒,对党史谜团探讨很深,非常大胆,发人深省的黑暗权斗细节令人震惊,最令人同情的还是无数在“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中无辜牺牲的普通红军战士
评分斗争的过程叙述的还是很精彩。读后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了解。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配备地图
评分如果没有西安事变,应该也就不用争论北上和南下了。
评分此书最大的遗憾就是地图太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