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一九四二

温故一九四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震云,1958年生于河南延津县。1982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小说素以下笔辛辣和关注民生为特点。

曾创作长篇小说

《故乡天下黄花》

《故乡相处流传》

《故乡面和花朵》(四卷)

《一腔废话》

《手机》

《我叫刘跃进》

《一句顶一万句》

《我不是潘金莲》等;

出版者:长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刘震云
出品人:长江新世纪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4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5486714
丛书系列:刘震云作品集(典藏版)
图书标签:
  • 刘震云 
  • 纪实文学 
  • 调查体小说 
  • 中国文学 
  • 社会 
  • 小说 
  • 中国 
  • 当代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温故一九四二》是作家刘震云的中篇调查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饥饿的故事。一九四二年,中国抗日战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河南大旱,三千万民众离乡背井去陕西逃荒。“我”重温那段历史,采访了“我姥娘”、“我花生二舅”的记忆,记录了这场几乎已被这个民族淡忘的灾难。

小说出版后,王朔几次力荐冯小刚拍成电影,然而从小说到电影,立项、驳回、修改、再立项……经历了十九年的艰辛,《一九四二》才得以公映。剧本中,刘震云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蒋介石国民政府的不堪境况为副线,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河南天灾时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态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试想,五千年来,灾难有多少,是独独1942吗,肯定不是的。可是从死的人数来说,1942是最多的吗,也不是的。那为何1942却让人记忆深刻了呢?是因为这一部小说吗?还是电影的演绎呢?也许都不是的。 人要活着,一要吃饭,二要睡觉。粮食若真的颗粒无收,应该是每一个人都饿死,显...  

评分

结构上:每一个虚构人物都是传达作者思想的窗口,打开看电影的大门。每一处的对比都是当时的见解和看法。副线为主线服务。 内容上:“政治家往往诞生在我们这些书生和草民的基础之上。”但是他们忘记了,民之所向,才是心之所向。 “历史是富丽堂皇的,但是真实是不可磨灭的。”...  

评分

无意间瞄到的一本书,念了几年,去年年底的时候终于买了。前几天刚读完后,一阵惆怅与无奈之感伴随气息吞吐而出。前言是冯导写的,一句“世事沧桑,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是道出了电影人的艰辛,或一些俗世道理。 我很少读调查体小说,温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当年对天灾和人祸的灾...  

评分

《温故一九四二》 其实很怕看这类的作品。因为所有的苦痛、灾难得不到解决,没有圆满,没有安慰,你再多努力,也是无用。 这类作品还有一个典型是余杰的《活着》,如果略轻松一点,还有金庸先生的《雪山飞狐》,胡斐那一刀,到底劈没劈?解不开的结,事关生死,关乎一生,在自...  

评分

电影《一九四二》的上映引发了中国人在年终岁末的又一次观影热潮,针对电影的解读和评论又一次在诸多报刊、杂志上蜂拥。冯小刚和刘震云的专访也对电影叹了很多起源,且无外乎都是从多年前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开始的。小说重新出版了,或许在莫言的“诺贝尔热”影响下销...  

用户评价

评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评分

高级通俗纪实文学。

评分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种独特的书写历史的方式,对一九四二年河南发生的大饥荒展开了不同于以往“大历史”的新历史观的观照。人们在面对灾难时,总会选择性遗忘,从这一点上来说,历史重塑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

评分

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未居其位 不知其事

评分

调查体小说,没有具体的核心故事,试图展现一种较为客观的状态。侧面反应出后来的电影剧本之优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