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玄·物哀·寂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日本 美学 大西克礼 日本美学 文化 日本文学 艺术 学术
发表于2025-02-22
幽玄·物哀·寂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王向远教授的翻译优美流畅,他翻译的《源氏物语》段落优美哀切,令人动容。书本身内容不用说,我自己特别喜欢那一句:“花儿无心而开,我却被花儿吸引了,不可自拔,真是遗憾啊!” 由此,和歌是哀伤的文学,俳谐是悟道的文学。
评分王向远教授的翻译优美流畅,他翻译的《源氏物语》段落优美哀切,令人动容。书本身内容不用说,我自己特别喜欢那一句:“花儿无心而开,我却被花儿吸引了,不可自拔,真是遗憾啊!” 由此,和歌是哀伤的文学,俳谐是悟道的文学。
评分美学概念还是太高度抽象了,把这样的词一点点地做占了大部分的词意辨析范畴归类,难免缠杂,老实说读来也颇感沉闷。于此之外结合文学、时代,落在实处的具体分析倒是颇有收获。
评分内容不错,但这排版,字又小又密
评分美——物哀,崇高——幽玄,幽默——寂 幽玄(歌道能乐):直觉被遮蔽、微暗朦胧、寂静、心深有心和深远感、充实相与崇高、神秘性超自然性宇宙感情、非合理不可言说的性质和余情、自然感大于艺术感、深&幽暗性 物哀(物语和歌等):哀怜的狭义心理学、感动的一般心理学、加入静观的知物知事之心、宇宙感世界苦、哀完整审美范畴(加上优美等);悲哀&美想起亚氏悲剧净化说、客观普遍和悲剧结局超出个人意志的虚无类似古希腊悲剧的命运逻各斯、美的脆弱和崩落性&樱花 寂(茶道俳谐):寂寥(空间的收缩;弱小审美价值、滑稽美学;可笑&洒脱;虚实 反讽的观念论 实与主观均为虚空 自我的自由性 居于虚行于实)、宿&老&古(时间的积淀;老年艺术 主观性把自我视为绝对的形式;把握变化流行的生命背后的寂然不易)、然带(美的自我破坏与重建)
大西克礼(1888-1959),毕业于东京大学美学专业,1930年后长期在东京大学担任美学教职,1950年退休后仍埋头于美学的翻译与研究,译作有康德的《判断力批判》等,著有《〈判断力批判〉的研究》(1932)、《现象学派的美学》(1938)、《幽玄与哀》(1940)、《风雅论——“寂”的研究》(1941)、《〈万叶集〉的自然感情》(1944)、《美意识论史》(1950)、去世后出版《美学》(上、下两卷,1960-1961)、《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论》(1969)等,是日本学院派美学的确立者和代表人物。
大西克礼是日本现代美学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具有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美学理论体系的美学家,是日本现代美学由明治、大正时期向昭和前期以及由昭和前期向昭和后期即战后的过渡和转型过程的重要中介。
《幽玄·物哀·寂》对日本传统美学的三大关键词 “幽玄”、“物哀”、“寂” 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剖析和阐释,以其体系性的建构、文化语义学的方法、细致的理论分析、独到的阐发与见解,而在日本传统文论与美学的研究中卓荦超伦,堪称日本乃至东方美学的经典著作。本书将大西克礼的美学研究“三部曲” 《“幽玄”论》《“物哀”论》 《“寂”论》合为一卷。
《幽玄·物哀·寂》对于中国读者深入理解日本民族的美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对于有效把握日本文学艺术的民族特性乃至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于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的研究,都极有参考价值。
幽玄,难以名状,不可言说,但无论是大西克礼的这本书还是本文都试图接近不可名状的界限,去探一探掩藏在审美默契背后的关于幽玄之美的可以言说性。 我常认为,欣赏美,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经验。两个看相同风景的人,他们心理流转的会是相同的电波吗?日本美学家大西克礼却告诉我...
评分幽玄,难以名状,不可言说,但无论是大西克礼的这本书还是本文都试图接近不可名状的界限,去探一探掩藏在审美默契背后的关于幽玄之美的可以言说性。 我常认为,欣赏美,更多的是一种个人经验。两个看相同风景的人,他们心理流转的会是相同的电波吗?日本美学家大西克礼却告诉我...
评分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 ——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及其前后 王向远 一 “美学”作为一个从欧洲引进的新学科,早在明治初期就由西周等介绍引进,但从那时一直到大正时代,日本基本上只是在祖述欧洲美学,日本的美学家基本都是德国美学的翻译介绍者...
评分文|轻禅 美学,严格意义上说是哲学的分支,其起源也是西方国家。如果读黑格尔的《美学》一书,不难发现美学涉及范围甚为广泛,包含文学、艺术、绘画、雕塑、音乐等方面。西方美学注重的感官的体验,但西方美学的理念传递到东方国家,因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渐生出独有的...
幽玄·物哀·寂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