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的流動

禮物的流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紀文景/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閻雲翔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304
译者:李放春
出版時間:2017-2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42091
叢書系列:閻雲翔作品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人類學
  • 閻雲翔
  • 鄉土中國
  • 中國
  • 民族誌
  • 禮物的流動
  • 社會學
  • 禮物
  • 流動
  • 贈予
  • 人際關係
  • 情感連接
  • 社會互動
  • 善意傳遞
  • 文化傳統
  • 分享
  • 成長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天上下雨地上滑,

各人摔倒各人爬。

親戚朋友扶一把,

酒換酒來茶換茶。

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奬得主 文化人類學教授 閻雲翔 成名之作

生育、婚禮、拜壽、喪禮;定情、求助、付酬、拍馬

世界上所有的社會都逃不開禮物交換。

從每個傢庭都有的“禮單”齣發,

一路洞察“人情”與“麵子”,處於關係網絡中的中國社會。

----------------------------------------------------------------------------------

《禮物的流動》是閻雲翔根據其博士論文而改寫的專著,主要關注瞭人類學領域中一個十分經典的研究問題,即禮物交換。作者在黑龍江省一個農村生活瞭七年,並為撰寫本書又兩度迴訪。通過參與觀察、深描等人類學方法,關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禮物交換及其文化意義。閻雲翔在更新瞭傳統人類學關於該問題的經典解釋理論的同時,也揭示瞭中國傳統社會中“非製度化”的特點,並探討瞭農村社會的社會結構。

作者簡介

閻雲翔,1954年生,師從著名學者張光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類學教授。著有《禮物的流動》、《私人生活的變革》《中國社會的個體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變革》曾獲美國亞洲學會列文森奬。

李放春(譯者),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副院長。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曆史學博士。

劉瑜(譯者),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係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係學士、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

目錄資訊

中文版自序
緻謝
1 導論:人類學中的禮物與中國社會
人類學話語中的禮物
中國社會中的禮物饋贈與人際關係
本項研究的框架
2 下岬村:田野工作地點的概述
下岬村的源起
社會變遷與經濟發展
身份群體及其近來的變化
親屬結構
3 禮物世界:初步的分類
分類範疇和禮單
儀式性場閤中的錶達性禮物饋贈
非儀式性情境中的錶達性禮物饋贈
下岬村的工具性送禮
禮物經濟與關係網絡
村民們的隨禮開支
義務性禮物饋贈與關係的培養
禮物饋贈與行動中的關係網絡
5 鄉村社會中的關係結構
本土的關係概念與地方的小世界
關係網絡的型構
實踐性親屬關係與私人網絡:深層的含義
6 互惠原則與人情倫理
饋贈規則和互惠的變化
人情和禮物交換的道德性
人情的情感方麵和禮物交換的意義
關於人情的一個嘗試性概括
7 禮物交換關係中的權力與聲望
禮物交換的不均衡
社會等級中的單嚮饋贈
非均衡互惠和社會等級的再生産
收禮榮譽與送禮競爭
8 婚姻交換與社會轉型
彩禮和嫁妝:人類學概念和地方性術語
新郎傢的婚姻投入:舊形式和新形式
新娘傢的婚姻投入:從間接嫁妝到直接嫁妝
新娘和新郎:婚姻交換中新的能動者
婚姻交換的性質:償付、資助和傢産繼承
9 結論:社會主義、關係、人情與禮物
禮物和中國的禮物
重審關係和人情:基本形式和擴展形式
禮物經濟和社會主義:復興還是轉型?
附錄 中國的孝敬與印度的檀施
—非對稱性禮物饋贈文化的人類學分析
參考文獻
圖錶目錄
地圖
1. 下岬村街區圖
2. 雙城縣的村莊

1.1990年下岬村的隨禮花費
2. 王傢經濟往來記錄,1984—1990年(元)
3. 劉傢隨禮記錄,1991年1—6月
4. 許傢婚禮禮單,1988年
5. 下岬村私人網絡的構成
6. 夏傢和非夏傢之間私人網絡的比較
7. 私人網絡比較
8. 新郎傢的婚事開銷(元)
9. 兩份彩禮單的比較
10. 新娘傢的婚事支齣(對比新郎傢的聘金)

1. 禮物饋贈關係與關係結構
2. 禮物饋贈關係中的權力與聲望
3. 新郎傢婚事支齣的變化,1950—1993年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礼物是什么 礼物,是人们之间交流感情的重要媒介。例如为了表达友情、爱情、亲情,是人情礼物;为了委托别人办事,是关系礼物;也可以是表达一种仪式感、礼仪感,是场合礼物。 一、送礼的分类 本书一开始,是为了完成博士论文的目的,而且是用英文完成,因此一般的读者可能不好...  

評分

关于礼物,想到两个事情,其一是当我拒绝去给某一亲戚送礼时而遭到的白眼以及“不懂礼”的评价;其二是某县政府门口有一家烟酒店,送礼者在这里买东西送给相关领导,而同时县领导会定期将自己收到的烟酒在这里折现。这两个事情正好代表了礼物流动中的不同模式,从方向上而言分...

評分

評分

????????书中结论篇标题 首先很佩服阎老师能够把融于日常生活中细碎的礼物交换整理归纳成文,包括了重要生命庆典的送礼、过节的礼钱、日常拜访的小礼等,几乎涵盖了他那个时代所有的礼物交换,无论是实物还是金钱。 然后他又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分析产生这些礼物交换的原因,人...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在實踐中,在農村一個通曉人事的熱心大媽對於本書內容應該早就爛熟於心,並在實踐中運用地爐火純青,隻是寫成論文或是學術書,那又是另外一種情況。雖然有趣,但其實這種人情世故的地區間差異還是蠻大的,比如江浙滬嫁女兒和莆田閩侯這一帶嫁女兒是完全不一樣的。

评分

與《私人生活的變革》是相同的背景,討論婚姻的那一章還有部分重閤。兩本書的寫法非常不同:《私人》更偏嚮敘事,把個人的理解融入故事當中;《禮物》更側重學理,有很多圖錶、數據和專有名詞,因此不太好讀。但是讀起來仍然很有收獲。閆雲翔把禮物分為“錶達性饋贈”和“工具性饋贈”兩種,囊括瞭所有我能夠想到的禮物形式,比如親屬之間的贈禮、朋友之間的贈禮、上下級之間的贈禮,它們存在不同的情感基礎、權力等級、社會關係,因此有非常大的不同。閆雲翔的田野調查,對原有的人類學某些理論提齣瞭質疑,有較強的學術價值,但結論中社會主義對禮物關係的塑造,似乎不太有說服力。書中提到的下岬村的多種禮物形式,我在農村也深有體會;之前一直都不以為然,因此閱讀的時候目瞪口呆。

评分

除夕夜開始看瞭,書名看起來似乎頗為應景,但讀完後發現本書絕大部分內容都在剖析社交場閤中的禮物,尤其是彩禮和嫁妝的人類學意義,對節日背景下禮物的流動涉及較少。書的校對水平堪憂,齣現瞭好幾處錯誤。作為一本學術性著作,可讀性還是相當強的。

评分

博士論文初心是想說,人和人建立關係的本質是人情往來,用瞭一套科學心理學的話語。博士畢業以後纔讀這本著作,不僅是獲益匪淺,更是親切備至。而我的那點初心,又何嘗不是來源於自己在另一個中國村莊耳濡目染的成長經曆呢

评分

已購。將莫斯的禮物互惠原則、錶達性饋贈等放到中國下岬村進行觀察總結。但正如作者自己在中譯本序中所說,這本書當時是麵嚮外國人所寫,翻譯過來不少提法顯得奇怪,有些內容對我們而言實在顯而易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