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莱恩(Robert E. Lane),美国政治学家和政治心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曾任国际政治心理学学会、美国政治学协会和政策研究学会主席。于耶鲁大学执教近50年,就职期间曾两度任政治系主任。罗伯特所著图书已被翻译成7国语言在全世界出售。此外,为表彰其在政治心理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自1994年起,美国政治学协会设立罗伯特•莱恩奖,颁给每年的最佳政治心理学图书作者。莱恩本人的这本《幸福的流失》于2001年获此奖。
西方社会病了,生了一种叫做“GDP崇拜症”的病。症状表现为:你不幸福,我不幸福,大家都不幸福;你抑郁了,我抑郁了,大家都抑郁了。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各年龄层共有约4亿人患有抑郁症,且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要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以号称市场制和民主制典范的美国为例,有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国民幸福指数和抑郁症的发病率之间呈现出一种微妙的此消彼长之势。尽管当前发达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民主和市场制)是基于幸福的功利哲学——为尽可能多的人谋取尽可能多的利益——制定的,但这些体制似乎并没能发挥其功效,即填补人们的欲求之壑,反而将人们引向了一种更加不幸的境地。那么这一切又是怎么发生的呢?本书将在深入阐释上述现象的同时对此做出回答。
(刊于《中国企业家》2017年4月5日) 文/俞耕耘 “你觉得幸福吗”,这曾是媒体采访时爱问的问题。它常常一下子让人“懵圈”,因为这涉及主观感受,有时无从谈起,有时无法度量。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莱恩写了一部政治心理学作品《幸福的流失》,像是对这一问题的精细回答。书名...
评分科技是一个国家的成长水平,经济则是国家生长的重要指标,但是无法排除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的经济而展开。但过分的追求GDP的增长,只看到冰冷的数值,在受数值的的影响之下,西方社会病了,得了一种叫做“GDP崇拜症”的病,GDP曲线增加,但是幸福却在不断的下降。虽然说这...
评分哈佛大学有一门课程叫《幸福课》,曾长时间占领网易公开课热门排行第一,这门课的老师塔尔博士也被誉为"最受欢迎讲师"和"人生导师"。有时候会想,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到底追求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塔尔博士坚定地认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 他的...
评分以何至美编辑 还记得2012年央视《你幸福吗》街访纪实节目中那个“我姓曾”的神回复吗?曾几何时,我们一本正经说着“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其实内心充满着深深的落差感。在获得了经济的长足进步以后,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后,我们开始思考“幸福”的话题。却不料大洋彼...
评分当欲望越来越难以满足的时候,人们的幸福也在这种追名逐利中渐渐的流失了。 《幸福的流失》这本书旨在辨析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远大于对精神的追求,人们认为物质的满足就是幸福,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改变了的现象及其根本原因。 其实,不仅仅是...
资本主义从不生产幸福。谁不知道啊。
评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产生幸福的源泉,对家庭和朋友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越强烈。但情谊不是商品,无法进行买卖。在西方发达经济体中,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亲密关系的缺失已经成为损毁情谊的最大杀手,导致幸福在不断流失,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是人类永恒的问题。金钱与幸福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有点类似经济学领域的“边际效用递减”,金钱至上的物质主义助长了不幸的发生,比如,物质主义者把金钱当成人生最大的目标,容易受到外力操控,对金钱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为钱工作的人只关心结果,缺少感受美好事物的能力,更容易变得焦虑;物质主义者往往制定过高的财富标准,导致自我效能低下,缺少活力,不善于社交,容易变得消极。这样就会陷入一个死循环:过度追求物质不会幸福;抑郁会导致离群索居;疏远他人会感到孤独。总之,少想发财,多陪家人!
评分1/金钱与幸福之间表现出一种边际递减效应。在一定水平之下,钱能够买到幸福;越过一定的水平线之后,钱对幸福的购买力就越来越小了。2/抑郁或不幸其实都是因为缺少情感支持,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否获得幸福。
评分得到
评分1/金钱与幸福之间表现出一种边际递减效应。在一定水平之下,钱能够买到幸福;越过一定的水平线之后,钱对幸福的购买力就越来越小了。2/抑郁或不幸其实都是因为缺少情感支持,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否获得幸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