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宗教与伦理

古代宗教与伦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来
出品人:
页数:432
译者:
出版时间:2017-4-19
价格:6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280157
丛书系列: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哲学
  • 陈来
  • 古代宗教与伦理
  • 历史
  • 儒学
  • 中国
  • 古代思想史
  • 古代宗教
  • 伦理思想
  • 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 儒学
  • 道教
  • 佛教
  • 礼制
  • 思想史
  • 社会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陈来老师的代表作,初版于1996年,再版于2009年。本次与三联书店合同到期之后,陈老师将对此书转到北大,并进行增补。本书试图用西方学者的文化观念去讨论中国文化的根源,作者从黑格尔到雅斯贝斯再到帕森斯发展起来的轴心时代理论入手,运用大量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进行理解,从整体信仰的转变和政治权利的强化的角度,论述了从巫觋文化到祭祀文化再到礼乐文化的演进。周代文化模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调。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统统都纳入"礼"的范畴下,形成一个政教德法合一的体系。全书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三代的宗教活动来探讨先人对世界及其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

作者简介

p260-261,第六章《禮樂》開頭,將「豊」字皆誤爲「豐」字。

目录信息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一 轴心时代与前轴心时代
二 文化模式与精神气质
三 宗教的理性化:巫觋文化、祭祀文化与礼乐文化
四 大传统与小传统
五 儒家思想的根源
第二章 巫觋
一 绝地天通
二 古巫
三 说巫
四 巫术与萨满
五 巫祝与巫史
第三章 卜筮
一 遗存的解释
二 占卜的起源
三 巫术与占卜
四 卜与筮
五 筮法与筮辞
六 《周易》的意义
第四章 祭祀
一 从巫术到祭祀
二 神灵与崇拜
三 殷商信仰体系
四 殷人的祭祀活动
五 殷代宗教的特点
六 周代的祭法
七 周代的祭祀与神鬼观念
八 古代宗教的类型
九 文化演进与文化精神
十 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教
第五章 天命
一 商书中的天帝观
二 周公早期的天命观
三 摄政时期周公的思想
四 还政以后的周公思想
五 《尚书》中的天民合一论
六 西周思想的意义
七 《洪范》与西周政治文化
八 《诗经》中的西周天命观
九 西周后期的前儒家
第六章 礼乐
一 释礼
二 三代礼制之损益
三 礼的起源与结构
四 《仪礼》与周代礼俗
五 周礼与周代的文化模式
六 礼乐文化的人文功能
七 礼与乐
八 三代文化的精神气质及其演进
第七章 德行
一 释德
二 明德与敬德
三 孝与三代的德行
四 德行的社会根基:周代的生活共同体
五 周代的宗法文化
第八章 师儒
一 古人论儒
二 近人说儒
三 晚近释儒
四 西周的师儒与教化
五 西周的国子教育
六 孔子说儒
参考书目
后记
“博雅英华:陈来著作集”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首先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举办这次活动,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学术讲座,更重要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我的两本书,接下来还要出版系列。先出的这两本一本是《古代宗教与伦理》,一个是《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我想今天这个会更多的意义是推介,所以非常感谢出版社的领导。...  

评分

虽是哲学的著作,看起来不伤脑力亦不艰涩。除了解读文献之外,用了很多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来辅助阐释,个人觉得思路很清晰,而且读者一看就能顿时明白作者的思维。 可以说是为我们列出了一种阐释思维。  

评分

手边两本书都有。拿来做一对比。 除了字更大了,印刷更精美了,以及价格更贵了以外,没有发现增订在哪里。 甚至《后记》依然是95年的那篇。 陈来老师并没有为“增订本”撰写独立的文章。 所谓“增订本”,私心揣度,大概率是书商用来忽悠读者的噱头。 不过,三联本市场所见已不...  

评分

本次我要与大家探讨的是陈来教授的《古代宗教与伦理》这本书。首先来介绍一下陈来教授。陈来是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祖籍浙江温州,1952年出生于北京,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和现代儒家哲学。著作有《...

用户评价

评分

做资料书不错。

评分

唐虞三代的文化算是中国文化以及儒家思想的根本源头了。陈来极大地肯定了周公的历史地位,自周公始,中国文化由自然宗教发展为具有伦理宗教水平的文化形态,这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的含义了吧。他貌似被黑格尔正反合的观念影响得很深,处处以此来解释是三代的社会文化思想变革,倒也有理有据。ps期待更多上古文物的出土,让华夏思想的变迁有据可证

评分

导论一章即说清研究的方向与内容,而后逐章细细梳理。首先用哲学审视夏商周三代思想发展的历史沿革,着重强调其延续性特征。其次用文化学确定上古思想的精神气质(ethos),标示出它的文化类型与价值取向。再次用人类学透视这一精神文化的宗教性渊源,把握思想的原始发源地。最后用既有文献与出土文物详细论证,提出可靠的观点,并且承认讨论范围的有限性。书中提出,《易》的抽象思维对卜筮的系统化、周公政治思想对天命观念的改造、礼作为伦理规范与国家典制对祭祀的吸纳性发展,为上古蒙昧思想的袪魅,由自然宗教过渡到伦理宗教,从而完成价值理性的奠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由于巫觋祭祀礼乐三者与政治息息相关,不得不承认儒家思想的政治性起源。吐个槽,「士相见礼」那鼓客气劲,真是又繁琐又好玩啊

评分

叙述系统性强,清晰流畅,对“儒”等问题的考察也较为全面可信。但我想有两个问题或许可以深入思考:其一,国外的人类学著作所讨论的巫术和夏商的巫术显然不是一个发展阶段的,在考虑到不同地域等原因,那么他们所能提供的解释力有多大?其二,作者大量引用礼书中的记载来讨论夏商文明,乃至上溯到虞舜,那么这些记载在多大程度上是出自后人有意的历史书写?它们的可信度有多高?

评分

西方文化人类学那套是不能硬套的,三代巫术等是次生形态,人家说的是原生的。三代从巫覡到祭祀到礼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