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翻译

文学与翻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许渊冲,1921年出于江西南昌。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巴黎大学。北京大学文学翻译教授。英文著作有《中诗英韵探胜》、《逝水年华》(由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教授作序)。中文著作有《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追忆逝水年华》。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渊冲
出品人:
页数:53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0-1
价格:8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7200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翻译 
  • 许渊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许译把“车”译成wheels(车轮),把“马”译成hoofs(马蹄),是不是“避重就轻,爱惜思力”呢?我的看法是:车轮、马蹄更重动态,施译相形之下,反倒更重静态。所以我不是“避重就轻”,反倒是避易就难,再“思”而译的。这句诗最重要的是个“无”字,“无”有两种解释:一是客观上真没有“车马喧”,一是主观上听不见“车马喧”。施译强调客观,许译强调主观。如果是前者,那么下一句“问君何能尔”的意思就是:问你怎么可能在“人境”而没有“车马喧”呢?这个“能”字指客观的可能性。如果是后者,那意思却是:问你怎能听不见“车马喧”呢?“能”字指“君”的主观能力。到底是指主观还是指客观?还要再看下一句:“心远地自偏”。如果“地自偏”指客观环境偏僻,没有“车马喧”,那和“心远”有什么关系呢?心在远方或不在远方,偏僻的地方不是一样没有“车马喧”吗?如果是指主观,那意思却是:只要你心高意远,即使是“车马喧”的“人境”,也会“自”然而然变得像“偏”僻的“地”方一样了。现在再看看施和许这句的译文:

The mind's remote, the earth'll be bare.(施译)

Secluded heart creates secluded place.(许译)

施译强调客观,说心在远方,地上自然没有“车马喧”。许译强调主观,说心静地自静。到底哪种译法更接近这四句“奇绝不可及之语”呢?

陶诗五六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全诗名句。如果说“心远地自偏”写诗人的主观思想超越了客观环境,那这两句却写诗人和“南山”共鸣,一样“悠然”,超越了主观自我,达到了忘我境界,忘了个人的祸福成败,与南山同生死,进入了人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最高境界,所以这两句诗传诵千古。陶诗七八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诗人不但思想上与“南山”一致,情感上也与“飞鸟”一致,与鸟同乐,也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我看来,所谓“真意”,是指人应静如南山,动如飞鸟,指诗人所向往的游乐于天地自然之道而忘怀人世的境界。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道不同...学习学习。奇怪的是,说实践是检验翻译的唯一标准,而论述大多基于自己的口味?

评分

道不同...学习学习。奇怪的是,说实践是检验翻译的唯一标准,而论述大多基于自己的口味?

评分

道不同...学习学习。奇怪的是,说实践是检验翻译的唯一标准,而论述大多基于自己的口味?

评分

道不同...学习学习。奇怪的是,说实践是检验翻译的唯一标准,而论述大多基于自己的口味?

评分

道不同...学习学习。奇怪的是,说实践是检验翻译的唯一标准,而论述大多基于自己的口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