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1821-1880)
法国作家,以深刻的心理描写、现实主义风格、对人物和社会的清醒观察成就文学大师的地位。
一八五六至一八五七年间发表小说《包法利夫人》,引发强烈争议,也由此获得文学声名。
代表作还有小说《萨郎宝》《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以及短篇小说集《三故事》等,对世界文学有着持续深远的影响。
《情感教育》是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主人公福赖代芮克•毛漏出身于法国外省家庭,在去巴黎上大学途中与画商阿尔鲁夫妇结识,对阿尔鲁夫人一见倾心。到巴黎后,他想方设法接近阿尔鲁夫人,但对方隐忍矜持,得到她的爱并非易事。渴望与失望之余,福赖代芮克又纠缠于交际花罗莎乃特、大投机家党布罗斯的夫人、家乡女子路易丝等几个不同类型女人的怀抱。情事以外,时局动荡,福赖代芮克与各种政治倾向的人物交往,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的浪潮在小说中得到了直接的反映。
一八六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居斯塔夫.福楼拜发表了第三部长篇小说《情感教育》。这部小说在当时的反响并不是特别好。福楼拜在写给乔治桑的信件中抱怨:“您的老行吟诗人被报刊痛诋一气,请看星期一的《宪政报》,和今晨的《高卢人报》,说得干脆而不留情面。指视我为白痴和恶棍”...
评分看完了《情感教育》,忍不住喜欢弗雷德利克的单纯可爱。在他生命中的这四个女人中,阿尔努夫人始终是她的挚爱。在她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我们可以想象阿尔努夫人的苍老和丑陋程度,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她优雅、贤淑的姿态,但弗雷德利克对此却没有太大的感触,阿尔努夫人始...
评分马克思说资产阶级诽谤社会主义要求公妻,实则自己早已在实行这种制度,这本书对此刻画得淋漓尽致。不过邓老还是说得在理,左右都要防,主要是防左……由于是历史小说,必须对时间地点人物进行全景式描写,从而有画蛇添足之嫌,比如让太多无谓的人物出场、太多赘余的对话、对情节毫无推动作用的风景描写等。这是建国前的译本,因此读起来不太符合现在遣词造句的习惯,另外本书与历史背景(法兰西国内1848-1850年的纷争)结合很紧密,译者很负责任(老一辈翻译家的共同特点),但也增加了阅读的困难。不过不得不说初版译者序(1947年)实在惊为天人,对于现代小说、现代思维的准确拿捏,跟我说是现在写的我都信。
评分又臭又长,太长了,真的好累
评分个人觉得比《包法利夫人》更好,细节描写太赞了。????????????还想吐槽的是李健吾先生的译笔,因为年代感的关系,读起来比较辛苦,前前后后用了半个月才翻完。????
评分当年为了写关于福楼拜的论文,硬生生把福楼拜所有的作品都看了,也包括情感教育,其实觉得应该把莫罗和《红与黑》,《驴皮记》,《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男主角放一起比比看,都是年青人往上爬的故事。
评分赞叹于福楼拜的人物和情节的现代性,即使放之现在也是典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