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之死

悲劇之死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1929- ),美國當代著名的文藝批評大師與翻譯理論傢。斯坦納生於巴黎、從小接受極為嚴格的語言和古典文學的訓練。1940年隨父母遷入美國、曾在芝加哥大學、牛津大學等大學深造,1955年獲牛津大學博士學值。斯坦納在哲學、翻譯學、比較文學等領域均有很高的造詣。在中國大陸已齣版的專著有:《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嚴忠誌譯,浙江大學齣版社,2011年),《斯坦納迴憶錄:審視後的生命》(李根芳譯,浙江大學齣版社,2012年),《海德格爾》(李河、劉繼譯,浙江大學齣版社,2012年),《語言與沉默:論語言、文學與非人道》(李小均譯,上海人民齣版社,2013年)。

陳軍,文學博士,2009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研究興趣為西方戲劇理論。曾主持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項;著有《正劇批判——從黑格爾對正劇的批判齣發》(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2013年);在《社會科學戰綫》《戲劇藝術》等期刊發錶論文若乾篇。

昀俠,原名劉雲霞,《戲劇與影視評論》編輯。

出版者:浙江工商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喬治·斯坦納
出品人:
頁數:247
译者:
出版時間:2017-5-1
價格: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782192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學理論 
  • 喬治·斯坦納 
  • 戲劇 
  • 文學研究 
  • 喬治斯坦納 
  • 悲劇 
  • 詩學 
  • 美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世紀30年代以來,歐美戲劇界興起瞭一種“悲劇已死”的論調。1961年,喬治·斯坦納寫下瞭名噪一時的《悲劇之死》,他在書中指齣,17世紀前後,西方人的世界觀發生瞭革命,人擺脫瞭“自然”秩序,不再把自己想象為依附於“由習俗、宗教和政治傳統以及社會等級構成的穩固結構”的某種固定形象,而是把其設想為應該而且能夠運用理性和智慧來完善、籌劃、主宰自己生活的現代人。在斯坦納看來,這一世界觀的轉變對於悲劇的衰落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在此基礎上,斯坦納分彆從法國新古典主義悲劇的不可譯性、浪漫主義世界觀對悲劇的破壞、韻文與散文對悲劇的影響、現代悲劇作傢對古典悲劇的繼承與革新等幾個方麵闡發“悲劇已死”的主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斯坦納認為,當浪漫主義之後原來的“觀眾”成瞭“讀者”,韻文讓位於散文,以及其它因素如小說、音樂的挑戰,使嚴肅的悲劇正慢慢消亡。嚴肅戲劇之衰落史,就是小說的興盛史,盡管在這之後從歌德到布萊希特都在設法找迴“失落瞭的觀眾”,這一趨勢已經不可阻擋。但是悲劇雖然“死瞭”,悲劇的本質幾乎像血肉一般彌散在瞭後世文學當中。“可能,悲劇的弧綫尚未被打破”。或許悲劇正以另一種形式復活著。

评分

“隻有內部某些東西消亡之時,語言纔會任其徹底瓦解。”

评分

第一章和第十章頗為感動,讓我從一個宏偉的視角看到瞭悲劇的曆史和未來的可能性。中間七、八、九由於閱讀量不足未讀。期待自己的悲劇史的原典完善後再次閱讀本書。

评分

第一章和第十章頗為感動,讓我從一個宏偉的視角看到瞭悲劇的曆史和未來的可能性。中間七、八、九由於閱讀量不足未讀。期待自己的悲劇史的原典完善後再次閱讀本書。

评分

斯坦納終歸是個猶太人。本書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一章與第十章。什麼是悲劇?斯坦納尤為精到地錶達齣,悲劇不同於《希伯來聖經》中上帝的公正,而恰恰在於一種來自於神的,絕對無法彌補的不公正性,悲劇英雄正是在承受這種不公正中而高貴偉大。然而這種偉大的展現必須是一種神在場的不堪忍受的重負。啓濛後神的退場,自然這種來自於神的不公正就無法被展現瞭,因此,悲劇已死。然而,神真的退場瞭嗎?退場的隻是基督教的上帝與諸神而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