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者

反抗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宗教信仰和极权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加缪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沈志明
出版时间:2018-11
价格: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7280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加缪 
  • 阿尔贝·加缪 
  • 哲学 
  • 法国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国文学 
  • 散文 
  • AlbertCamus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作品

★ 一个个体的勇敢反思

∽ ∽ ∽

《反抗者》是法国荒诞存在哲学的文学大师加缪的代表作之一。在这本旁征博引的散文中,加缪秉承坦率、正直的态度,重新审视了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现的反抗精神:历史层面的法国大革命、俄国革命;思想家层面有萨德侯爵、圣茹斯特、尼采、马克思;思潮流派从虚无主义到超现实主义,从无政府主义到自由主义。加缪在《反抗者》中流露出的批判精神最终奠定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 ∽ ∽

“加缪的作品是从战后混乱中冒出来的少有的文学之声,充满既和谐又有分寸的人道主义声音。”

——《纽约时报》

“加缪的作品始终与追求正义紧密相连。”

——法国作家、文化部长马尔罗

“加缪在20世纪顶住了历史潮流,独自继承着源远流长的醒世文学,他怀着顽强、严格、纯洁、肃穆、热情的人道主义,向当今时代的种种粗俗丑陋发起了胜负难卜的宣战”。

——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

“他(加缪)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瑞典文学院授予加缪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辞

“加缪有着一颗不停地探求和思索的灵魂。”

——美国作家福克纳

“加缪以外,我想不起还有其他现代作家能唤起爱。他死于1960年,他的死让整个文学界感到是一种个人损失。”加缪是20世纪文学具有“理想丈夫”般形象的作家,同样描绘自杀、冷漠、罪咎、绝对的恐怖这些现代文学主题,“却带着一种如此理智、适度、自如、和蔼而不失冷静的气质,使他与其他人迥然有别。”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译者绪论——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以不可为而出发,以自身的方式,阐明一种为抵消不可为而为的奋斗,阐明一种基本价值,阐明生存以及使人生存的意志,却不拒绝任何现实的东西 对人类精神而言,只可能有两个世界,即神威的世界和造反的世界,或用基督教语言来说,...  

评分

译者绪论——加缪荒诞存在价值观道德观和历史观 以不可为而出发,以自身的方式,阐明一种为抵消不可为而为的奋斗,阐明一种基本价值,阐明生存以及使人生存的意志,却不拒绝任何现实的东西 对人类精神而言,只可能有两个世界,即神威的世界和造反的世界,或用基督教语言来说,...  

评分

什么是反抗者?一个勇于说“不”的人。 反抗之精神在于结成团体,而团结成一种反抗之力量。而反抗之于革命,又并不相同。加缪笔下的反抗与革命是不同的。加缪说,“大部分革命的形式与特点就在于杀人。所有的或几...

评分

加缪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反抗,只有反抗才能对抗世界的荒谬。 我还是想要探讨,我们在现实中能否找到一种存在的意义,普通人是否能够脱离痛苦的命运?如果反抗的力量太弱甚至没有力气去反抗呢?那么超越自我吗?回到了现实之中,到底如何反抗自我的弱?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坚持的东...  

评分

高二的时候,成绩不是很好,老师觉得我脑子很好就是不用功学,每天找茬,然后去书店的时候看到标题《反抗者》,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又看了看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然后就买了,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感觉一句话恩,可以懂,可是我一段话看完,却觉得一句话也没懂。 高三压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萨特和加缪不至于决裂。他们的哲学观点是很接近的,分歧主要在于角色不同。加缪是作家,他的责任是表达感受,萨特是哲学家,他必然要指出方向,加缪要质问了“我们只是荒诞的存在,你凭什么指手画脚。”萨特也很无奈,但他非如此不可,用萨特自己的话说:“我只是存在着,仅此而已,而且我觉得恶心。”

评分

加缪一直给我不易察的共鸣,又像灯塔(而不像路牌)一样指明方向

评分

受不了这种大谈印象,少谈逻辑的书,《西西弗神话》都比它有意思多了。另外,译者怎么这么多口语?

评分

可以。

评分

三月主题国家——法国 ——加缪 虽老老实实看了一周,但没读明白。加缪的哲学对我来说还是难了些,脑子里理不出这本书的清晰框架来,就是一直顺着往前读这样。前面萨德、伊凡、尼采、卢梭等部分还能理解一些,后面黑格尔、马克思就越来越emmm~会再读的(今日降温受凉头疼的厉害,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冷的头疼还是看的头疼,睡了一觉终于好了 “上帝唯一的托辞,就是上帝并不存在——司汤达语 上帝一无所用,既然上帝一无所需——尼采语 假如没有上帝,一切皆许可——陀思妥耶夫斯基语 三句话一个意思:上帝死了,可以理解为:假如没有永生,就没有赏与罚,也没有善与恶。” “没有任何无用的东西” 虚无主义一词最初来源于屠格涅夫,《父与子》种草 补:有的地方还是很有些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