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你

我与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丁·布伯MartinBurber

1878-1965

出生于奥地利,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

影响遍及整个人文学科,特别是在社会心理学、社会哲学和宗教存在主义领域。

译者徐胤,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在读,专门从事"文学与精神分析"方向研究。《我与你》是他继《性学三论》和《精神分析引论》后又一通达译作,译本曾受李银河老师的点赞推荐。语言精准,娓娓道来,还原马丁·布伯原文神韵,准确好读。

出版者: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马丁·布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徐胤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56
装帧:
isbn号码:978720112880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心理 
  • 宗教 
  • 现象学 
  • 文学 
  • 神学 
  • 2018书单 
  • 果麦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与你》是20世纪著名哲学家马丁·布伯的代表作。作者马丁·布伯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关键在于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全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旨在挑明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与“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你”与“我—它”人生的对立。第二卷讨论“我—你”与“我—它”在人类历史及文化中的呈现。第三卷展示了“永恒之你”即上帝与人的关系。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陈维纲先生的版本是下过功夫的,甚至有些固执:好的书籍必须要认真读,因此就是要翻译的“晦涩”一些,阻掉那些不认真的读者。这个版本非常古典,尽管表述晦涩,但意蕴十足。 另外还有一个版本,因为翻译实在糟糕,实在按捺不住,分别在亚马逊和豆瓣上留言批评。想来不会有更好...  

评分

评分

■[法]E.勒维纳/文 黄启祥/译   他人不是作为客体或对象向我显现,这个说法,并不只意味着我不把另一人作为我支配的一个东西、一个“某物”,而且还主张,在我自身与他者们(the others)、我与某人之间建立的原初关系不能被不恰当地说成是占有、把握和受制于客体的认知...  

评分

布伯的行文风格既有海德格尔式的艰辛晦涩,思想又有舍斯托夫之神韵。同时他认为尼采是以其独特的方式忠实于实在。书中两次提到尼采,对尼采的评价似乎不低。 在“它”之世界,因果性君临一切。因果性在“它之”世界具有无限统摄力。------p70. 这句让我想起舍斯托夫所指2×2=...  

评分

最近漫游于茫茫的孤寂中寻找答案,缓慢行走于思想的广袤高地中寻找答案。为什么需要答案?因为空虚,因为苍白,因为缺乏意义,因为无所依托,因为百无聊赖。面对这生命本身之无限空虚而带来的无限深渊,要么我们不做思考的沉浸并跟随所谓大众之经验与已有之成规,让自己在其间...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喜欢这个译文。对比了多个版本,这个译文的内容是最“主观”的一版,而且在关键信息的传递上模糊之余还产生了歧义。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过于“主动化”的用词,把许多描述对象之间的关系都给打乱了。不难想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免不了地用上了散文式的口吻,但是这种过于带着“它”的叙述,在这本意图抽离单一二元的书上,是具有误导性的。

评分

读着感觉还是绕啊绕啊绕。

评分

这书与我而言,还是太深奥了啊

评分

犹太神秘格言:“人在母体中通晓宇宙,出生后却忘记一切,”说明人一直追求回归从前的状态。

评分

赤诚相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