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1950年北京生人。198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哲学硕士。1986年获美国丹佛大学社会学系硕士。曾在北京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任职。曾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总策划。现兼任北京政府交通问题顾问,天则研究所研究员。著作:《信任论》,《代价论》,《阅读生物学札记》,《城市社会学》,《知识分子研究》,《走出囚徒困境》,《被动吸烟者说》,《忘却的纪念》,《礼语咒词官腔黑话》,《游戏人生》。
《与本科生谈:论文与治学》分为八讲,所讲授的内容是郑也夫教授几十年来读书、写作、做学问的心得体会,行文风格类似讲座,感情真挚,字字珠玑,发人深省,是一味以做学问为志业、为乐趣的“老学者”向青年学子的传道、授业和解惑。
我和郑也夫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去年他来我们学校参加一个社会学研讨会的时候。他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是个爷们。 如今读罢这个爷们写的书,不禁发出赞叹:学了这些年社会学,终于有本全面系统地讲述如何学社会学的书了。 读这本书的人,大多数应该是学社会学或...
评分 评分我和郑也夫只有过一面之缘,那是在去年他来我们学校参加一个社会学研讨会的时候。他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是个爷们。 如今读罢这个爷们写的书,不禁发出赞叹:学了这些年社会学,终于有本全面系统地讲述如何学社会学的书了。 读这本书的人,大多数应该是学社会学或...
评分不知道是中国的悲哀,还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反正现实就是这样,被郑也夫老师一语道出:不爱读书,尤其是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厌学,是中国特色。 我坐在广州图书馆里看这本书,倍感舒畅。与在中大图书馆相比,这里更有读书的气氛。因为在中大图书馆,80%的学生不是在读书,而是在...
评分这是我上大学以来读的第700本书,也是我看过的十来本讲治学的书,最有共鸣的一本书,也曾想过如果我在大一的时候就看到这本书,我这700本的书单或许能变得更加绚烂,不过就算看了699本才看到这本,也让我觉得我这700本的人生还算没有走错,没有白过!
评分大学之初,与你结识。如今,你已逐渐融入我的血液。虽然现在我也经常“出轨”,还养着好几个“小三”,但你要相信,那都是为了以后可以更好的爱你和爱更多的人。——致我最亲爱的人类学
评分刚开始看觉得特别好!手把手教你怎么论文入门,与我而言很有帮助,因为现在我就像是个门外汉。但是整本书看下来,太过于口语化是优点亦是缺点。后期感觉内容有些浮,不够钻,如果在本科期间看是真的不错吧,但是我现在看,又觉得似是而非,有用又无用的样子......最后的附录一勉强看完,附录二是实在感觉凑字数了......
评分这本书如果再版,我觉得每个本科生以及刚刚读研的研究生都应该入一本。郑教授与其说是讲如何写作论文,不如是在讲如何读书和观察生活,其实前两章有关读书的内容非常有价值。做社科论文的学生这书基本就应该必备了,尤其是刚入学的本科生,以后的论文写作能让人少走不少弯路。
评分大一读到就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