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宏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首席心理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心理学会理事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
广东省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分会副主任
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
广东省职业鉴定中心心理咨询组高级考评员
中德一期高级家庭治疗督导师连续培训班学员
中德四期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学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家庭治疗学组广州区域组长
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和教学30年,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17年,进行个体心理治疗6000小时、婚姻治疗1500小时、家庭治疗1500小时、团体治疗300小时、团体案例督导500小时、个体案例督导600小时。
为什么我们憎恶父母的某些行为,却又不知不觉向他们的行为靠拢?为什么实施校园霸凌的孩子大都来自存在家暴行为的家庭?为什么童年创伤会成为我们一生挥之不去的心结?为什么有些父子、母女竟水火不容,无法好好相处?为什么在强势父母家庭长大的孩子大都性格软弱或特别叛逆?为什么我们对父母的依恋会影响长大成人后的爱情?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有安全感?
本书通过对原生家庭内部的心理动力的研究和探索,帮助我们找到影响我们人生成长的因素,Z大可能地避免人生的不幸,从而突破人生中的一些限制,让我们的生命潜能Z大化,并以此获得更多的成功、快乐与幸福。除此之外,相关研究还将对育儿、教育、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前,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在社交过程中我总是束手束脚?为什么我总爱争强好胜?为什么我总是不敢向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明明讨厌从众的人,但有时候也会选择从众?为什么……” 曾经,我以为的答案是自己不够好,或者是某些方面的努力还不够,所以在群体生活中才会...
评分以前,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在社交过程中我总是束手束脚?为什么我总爱争强好胜?为什么我总是不敢向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明明讨厌从众的人,但有时候也会选择从众?为什么……” 曾经,我以为的答案是自己不够好,或者是某些方面的努力还不够,所以在群体生活中才会...
评分以前,我常问自己:“为什么在社交过程中我总是束手束脚?为什么我总爱争强好胜?为什么我总是不敢向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明明讨厌从众的人,但有时候也会选择从众?为什么……” 曾经,我以为的答案是自己不够好,或者是某些方面的努力还不够,所以在群体生活中才会...
评分 评分能够理解作者作为临床医生的立场,但是写的太浅且没有什么案例,作为普及读物不够全面和中肯,作为工具书又不具有任何引导性和实用性,没有临床经验的表述和深入全面的分析,失望。
评分成长依恋模式部分有点看头 家庭部分看不看收获不大 许多基于原始重男轻女思想的侧写 原生家庭:从出生到成年的家庭 6岁前即学龄前父母培养好孩子遵守规则的能力 依恋理论:英John Bowlby美Mary Ainsworth3岁前初步建立与父母尤其是母亲建立的依恋模式,影响一生的人际关系 6岁左右父母给孩子贴的标签(你是听话/胆小的孩子)潜意识中被影响
评分全书倾向把人生上升到命运的基调,再武断的用改变、接受、放弃的三分法而打发人生。与其如此,不如学会因应世界。 人生要面对的问题是无尽的,得在恰当的时间采用审慎心态去面对问题,从而持续成长避免停滞。
评分一本告诉你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有哪些类型的集子,大而全,但并不深,有现象,但未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看看就好。
评分2019450 就是教材嘛,评论好严格,嫌观点旧,咋,还指望75块钱就能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但几乎同时间一本英译的同名著作,评价就特别高了。。。hmm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