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倒计时

广岛倒计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史蒂芬·沃克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英国导演、制片人和作家。

作为一名导演,史蒂芬·沃克主要致力于(但不限于)电视纪录片的拍摄,已经执导了近30部作品,并获得了很多奖项和认可。他的纪录电影《我心不老》获得了包括洛杉矶电影节“最佳国际影片奖”在内的23个奖项,并成为在美国上映的最高票房英国纪录片。他的剧情电影《时光囚徒》获得了英国编剧工会“最佳剧情电视电影奖”。

他的其他作品还曾获得过有“英国奥斯卡”之称的英国电影学院奖、美国电视界的最高奖艾美奖以及在全球电视领域拥有极高声誉的瑞士金玫瑰奖等奖项。

史蒂芬·沃克曾两次被英国电视和广播界的权威刊物《广播》选入其“英国十大电视导演”名单。

他的著作《广岛倒计时》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

出版者: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英] 史蒂芬·沃克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朱鸿飞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5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46575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日本 
  • 广岛 
  • 太平洋战争 
  • 社会 
  • 史蒂芬·沃克 
  • 英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5分(日本时间),一颗名叫“小男孩”的炸弹在广岛上空爆炸并被写入了历史。第一颗被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当即造成7万人死亡,核辐射诱发的癌症以及其他并发症还将夺走超过20万人的生命。关于爆炸当时的情况以及爆炸后续的影响已经有太多太多的著述。

在这本与众不同的《广岛倒计时》中,作者史蒂芬·沃克以冷静、克制的文笔描述了广岛原子弹爆炸前惊心动魄的21天以及爆炸后18个小时的一切:从美国在洛斯阿拉莫斯进行的原子弹核爆试验到“三巨头”之间的外交博弈;从原子弹概念的提出者反对使用这一“弗兰肯斯坦的怪物”到强硬派坚持无需警告就直接投弹;从轰炸机组“忍辱负重”苦练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到一名狂放的飞行员向日本皇宫投下炸弹;从一对广岛恋人在爆炸前度过的美好一夜到爆炸后目击者描述的那“地狱一瞥”……每翻过一页,你都能感受到时间在嘀嗒嘀嗒地流逝,感受到一场灾难正在越来越近。最终,你将与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核爆前那漫长的30分钟,3分钟,45秒钟,并与幸存者一起见证爆炸后的惨状:那些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尸体、横扫一切的火焰风暴、全身被烧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尸走肉”……

本书资料异常丰富详实,作者的资料来源包括:对超过40位成书时仍然健在的轰炸机机组成员、参与研发原子弹的科学家、广岛核爆的幸存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历史学者的采访记录;当事人及其亲人的回忆录和信件;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等权威机构的解密文件;相关领域历史学家的学术著述;由美国国家档案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档案馆、广岛和平纪念馆、杜鲁门总统图书馆、“曼哈顿计划”遗产保存协会以及多位亲历者提供的照片。

各界媒体对《广岛倒计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并屡屡将本书与另一本广岛核爆题材的佳作约翰•赫西的《广岛》进行对比。有不止一家媒体认为本书“可以与约翰•赫西长盛不衰的《广岛》比肩”,著名媒体《华盛顿邮报》更是认为与《广岛》相比,“史蒂芬•沃克描绘出了一幅更为宏大的图景”。

在本书中,史蒂芬•沃克从未渲染过仇恨,而是从多个角度冷静的描述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呈现出战争,尤其是核武器的可怕。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部佳作获得了著名的戴顿文学和平奖(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 Nonfiction)。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纪实类作品《广岛倒计时》讲述了原子弹从首次试爆到应用于广岛实战的全过程,情节扣人心弦,读来紧张得仿佛不能呼吸。 作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太多的东西。如果试爆失败,如果帕森斯有丝毫操作失误,如果当天日本安排战斗机进行阻拦,如果高射炮正常运作,...

评分

评分

纪实类作品《广岛倒计时》讲述了原子弹从首次试爆到应用于广岛实战的全过程,情节扣人心弦,读来紧张得仿佛不能呼吸。 作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它的成功与否决定了太多的东西。如果试爆失败,如果帕森斯有丝毫操作失误,如果当天日本安排战斗机进行阻拦,如果高射炮正常运作,...

评分

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的剪裁上,更多的似乎是集中在美军的幕后筹备上面,而广岛遭袭的部分却相对较少,我本人比较对后者感兴趣。炸弹投下后的时间维度似乎被拉长了——每一刻似乎都能被单独成其章节。似乎更可以想想民族和历史吧。当我们模糊的仇视一个民族时,却还是不可抗拒...  

评分

《广岛倒计时》是一部带有军事和历史的题材,它用另外的一种角度记录着广岛爆炸最后21天的惊心动魄与战争夜幕下的温馨,让读者可以从核弹的制造者、实施者以及受害者的不同角度感受这场战争。翻开《广岛倒计时》,我看到的满眼都苦涩,无论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霍尼格是核弹“...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广岛原子弹轰炸来龙去脉的历史全景图(配合美剧《曼哈顿计划》更为精彩),文笔非常生动,对世界第一次原子弹袭击的描述极为细致,像观赏一部高质量的二战史纪录片,但对日本鬼子遭核爆的后果,我一丝一毫都不同情(包括对它们的妇孺),因为日寇在历次侵略中国时的极端暴行,早已超出人类底线,它们不配获得任何同情和理解,对它们的任何同情,都是对死难同胞的一种亵渎!

评分

没有看过另一本《广岛》,因而不知道本书的书写角度是否特别。不过从相关的历史书写来看,追述过去的历史事件常会有倒放电影的危险,后见之明的立场很难摆脱。另一点提示是,对于核爆的描写可以丢掉过去苦难叙事的窠臼,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本书为审视其他同类事件提供了启发。

评分

从讲故事的技巧上来说值得历史学者学习。20世纪以降,我们都不再相信让历史自己说话这回事但我们都不可否认,“故事”或过去本身呈现出的真实与多面即是可以触动人心的。而作为转述者的历史学者如若不能发扬其中美学的(或如安克斯密特所说的崇高的经验)则是一种缺憾。

评分

在广岛上空爆炸的“L11”原子弹造成10.9万座建筑被彻底摧毁,14万人丧生,毁灭如此之大,是“历史上最大的人造灾难”。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一颗原子弹造成的毁灭都不及日军创造的“南京大屠杀”死的人多,这是不是人造的灾难?这两个灾难哪一个才是“最大”的? “当你不得不对付一头野兽时,你得把它当成野兽。”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评分

一气呵成,睡觉时候都在想着杜鲁门在知道“小男孩”成功爆炸后的喜悦。从格罗夫斯到奥本海姆,前前后后10万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作者是导演,所以写得太有节奏跟画面感,时间精确到10秒,群像聚焦,甚至不放过广岛河边的依依杨柳。多少惊心动魄,全被一朵蘑菇云一声巨响带过,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