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歲時記:外六種

燕京歲時記:外六種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北京歲華記》

陸啓浤,字叔度,浙江平湖人,生活於明末清初。早年曾遊曆南京,後移居都城北京達二十年,與王公大臣交遊甚廣。1640年離京,更名遯,字山翁。

《大興歲時誌稿》

張茂節(1622—1701),字蔚宗。沭陽縣人,1648年拔貢,康熙十二年(1673)始任直隸順天 府大興縣知縣。1683年禮聘順天府李開泰等編纂《大興縣誌》,兩年後刊刻成書。

李開泰,字子如,順天府大興縣人,康熙丙午年(1666)舉人。

《宛平歲時誌稿》

王養濂,陝西漢中人,順天籍。康熙二十二年(1683)齣任宛平知縣,並主持修纂《宛平縣誌》。

《帝京歲時紀勝》

潘榮陛,生卒不詳,據其《帝京歲時紀勝》序自言雍正辛亥年(1731)開始在皇宮供職,雍正癸醜年(1733)開始奉職史館,乾隆丙寅年(1746)辭官歸養。

《燕京歲時記》

富察敦崇(1855—1926),字禮臣,滿洲鑲黃旗人,民國以前曆任兵部郎中、奉天巡防營務提調等職,著述甚豐。

《春明歲時瑣記》

讓廉,生平不詳,另著有《京都風俗誌》。

《北京歲時記》

蔡省吾(1856—1933),名繩格,以字行,號無悶山人,又號養石叟、待曉廬,鑲黃旗漢軍人,在清朝時曾任二等侍衛。著有《燕市貨聲》《燕市商標錄》《北京禮俗小誌》《燕城花木誌》《北京歲時誌》《燕城勝跡誌》等書。

王碧瀅 張勃——標點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陸啓浤
出品人:
頁數:250
译者: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5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0135572
叢書系列:北京歲時係列
圖書標籤:
  • 民俗 
  • 文化 
  • 曆史 
  • 北京 
  • 生活 
  • 飲食 
  • 藝術 
  • 經濟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輯錄瞭七種明清以來記載京師地區的歲時風俗的文獻,告訴您古代首都市民一年四季過節吃些什麼,玩些什麼。尤其是不同節令在不同的廟會活動地點許多在今日北京市郊尚有留存,因而還可做為選取北京各處古跡最適宜遊覽時間的導遊之書。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大概是02年,我在图书馆第一次见到《燕京岁时记》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一切和岁时记有关的书籍,后来专门研究清代子弟书,于是就把能找到的有关清代风俗的书都看了,包括竹枝词、岁时记、《清稗类钞》等等。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它们的喜爱依然如故。这份喜欢,有对书中点点滴滴、...  

評分

大概是02年,我在图书馆第一次见到《燕京岁时记》的时候就喜欢上了一切和岁时记有关的书籍,后来专门研究清代子弟书,于是就把能找到的有关清代风俗的书都看了,包括竹枝词、岁时记、《清稗类钞》等等。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它们的喜爱依然如故。这份喜欢,有对书中点点滴滴、...  

評分

[京城岁时 三种] 作者:乔天一 (北京出版集团人文社科事业部古籍编辑室主任)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建有一座名为“蓟”的都邑,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秦灭燕后,蓟城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却仍是北方的一座核心城市。由汉至唐...  

評分

今天是公元2018年12月31日,农历是戊戌年(狗年)冬月廿五。 01.冬月岁时都有啥 冬月(就是11月),旧时有何说法呢?查了一下这本《燕京岁时记(外六种)》找到部分答案。 这个月里有立冬,或有食荞面等物,谓能益人。 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最短夜最长)。有个说法叫“冬...  

評分

在重阳节这一天拿到了这本《燕京岁时记》,翻开首页看到九月九重阳节的藏书票,真的是一个惊喜。仿佛冥冥之中一个礼物。就像不同的岁时与收获,是给人类的礼物一样。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选择写下北京这块土地上的岁时风俗呢,我想是因为老北京之美自成一统,四时景色分明却皆迷...  

用戶評價

评分

買瞭紙書 快把電子版也齣瞭吧

评分

後兩種有夢華錄的意味。

评分

優秀的閑書,收錄瞭七種自明末到民國的北京歲時記,前三個明末和清初的極簡,到瞭清代的就詳細瞭。這本書我陸陸續續翻瞭很久,也沒有記住什麼風俗知識,隻是消遣甚佳,有幾點感悟:1、清代幾乎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每個節都有配套的風俗,今天很少瞭,除瞭因為曆次運動和現代文明將其驅離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佛教節日是一大塊,今天幾乎沒人過瞭。2、北京的很多地名,在當時都是名副其實且也有配套的景點、風俗的,今天隻剩下瞭地名。3、盡管部分風俗節日的名稱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但就具體做法和習慣來說,卻是隔幾十年一變,所謂傳統,大抵一兩代人而已,不像今天有人動輒就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而且,有些做法還是“層層纍積”、踵事增華;有的則徒留形式,失卻內涵,風俗之變化不居,簡直無法言之鑿鑿說古代曾怎樣怎樣。

评分

優秀的閑書,收錄瞭七種自明末到民國的北京歲時記,前三個明末和清初的極簡,到瞭清代的就詳細瞭。這本書我陸陸續續翻瞭很久,也沒有記住什麼風俗知識,隻是消遣甚佳,有幾點感悟:1、清代幾乎隔幾天就有一個節,每個節都有配套的風俗,今天很少瞭,除瞭因為曆次運動和現代文明將其驅離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佛教節日是一大塊,今天幾乎沒人過瞭。2、北京的很多地名,在當時都是名副其實且也有配套的景點、風俗的,今天隻剩下瞭地名。3、盡管部分風俗節日的名稱具有長久的生命力,但就具體做法和習慣來說,卻是隔幾十年一變,所謂傳統,大抵一兩代人而已,不像今天有人動輒就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而且,有些做法還是“層層纍積”、踵事增華;有的則徒留形式,失卻內涵,風俗之變化不居,簡直無法言之鑿鑿說古代曾怎樣怎樣。

评分

每個時令節氣皆有其獨特的文化積蘊和民俗風情,日子就是這樣過得妙趣而雋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