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批判哲学

康德的批判哲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西北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吉尔·德勒兹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夏莹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5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60442754
丛书系列:精神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德勒兹
  • 康德
  • 西北大学出版社
  • 精神译丛
  • 德国观念论研究
  • 德勒兹著作集
  • 德国观念论及其研究
  • 康德
  • 批判哲学
  • 哲学史
  • 形而上学
  • 认识论
  • 先验哲学
  • 伦理学
  • 理性主义
  • 德国古典哲学
  • 启蒙思想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该书是德勒兹1963年出版的著作,原版在一百余页的篇幅中,将康德的三大批判体系解释为诸职能(faculté)的三种“法权的”关系构成的一架宏伟“机器”,并将代表着“自由的和谐”的第三批判奠立为代表着“有所立法的一致”的前两个批判奠基的“起源(genèse)”。在德勒兹哲学生涯的早期,即“哲学史”时期,这本小书紧随着其成名作《尼采与哲学》(1962)出版,它被德勒兹自己称作对康德的一次“敌情侦察”,但也包含着德勒兹对康德哲学的态度的转折。这一转折对理解德勒兹思想整体的发展都有着指示作用。进一步发挥其中对第三批判的解释的论文《康德美学中的起源理念》收录在《荒岛集》中。

作者简介

吉尔•德勒兹(1925—1995),法国当代哲学家,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生于法国巴黎,就读于索邦大学哲学系,师从伊波利特、康吉莱姆等人。1956年后在索邦、里昂等大学任教,并以《尼采与哲学》《差异与重复》等著作奠定了他在法国当代哲学界的重要地位。1969年开始任教于巴黎第八大学直至退休,同年结识加塔里,与后者合著《反俄狄浦斯》《千高原》《什么是哲学》等多部著作,创造了诸多新颖概念,对精神分析和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批判,成为法国后现代哲学的关键人物。其他著作还涉及电影、绘画、文学等多个领域,对当代人文学科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夏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巴黎第一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及激进左派思潮。学术著作有《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隐性逻辑》等,译著有鲍德里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齐泽克《延迟的否定》、洛克莫尔《费希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等。

牛子牛,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吴子枫,原名吴志峰,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系访问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西方当代理论的翻译与研究,译有利罕《文学中的城市》、萨特《什么是主体性?》、阿尔都塞《政治与历史:从马基雅维利到马克思》《论再生产》等。

目录信息

导 论:先验方法 / 1
依据康德的理性 / 3
职能一词的第一种含义 / 6
高级认识职能 / 8
高级欲求职能 / 10
职能一词的第二种含义 / 12
职能一词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 / 14
第一章 《纯粹理性批判》中诸职能的关系 / 17
“先天”与先验 / 19
哥白尼式的革命 / 22
综合与立法的知性 / 23
想象力的角色 / 28
理性的角色 / 29
诸职能之间关系的难题:共通感 / 32
合法运用与非法运用 / 35
第二章 《实践理性批判》中诸职能的关系 / 41
立法的理性 / 43
自由的难题 / 45
知性的角色 / 49
道德共通感与非法运用 / 52
实现的难题 / 56
实现的条件 / 59
实践的旨趣与思辨的旨趣 / 61
第三章 《判断力批判》中诸职能的关系 / 65
是否存在着情感的高级形式?/ 67
审美共通感 / 69
崇高中诸职能的关系 / 72
起源的观点 / 74
自然中的象征主义 / 77
艺术中的象征主义,或天才 / 79
判断力是一种职能吗? / 82
从美学到目的论 / 85
结 论:理性的目的 / 93
关于诸职能的学说 / 95
关于目的的理论 / 97
历史或实现 / 102
附 录:康德四讲 / 105
第一讲:1978年3月14日 综合与时间 / 107
第二讲:1978年3月21日 / 138
第三讲:1978年3月28日 / 164
第四讲:1978年4月4日 / 195
译名对照表 / 213
译后记 / 23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 作为方法的批判 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质疑康德,“心灵是不是物自身?”这个点在于,你批评前批判的形而上学试图认识不可认识的东西,批判哲学难道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只有综观三大批判的整个排列系统,才能理解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而非体系——的真正意旨。这一...

评分

§ 作为方法的批判 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质疑康德,“心灵是不是物自身?”这个点在于,你批评前批判的形而上学试图认识不可认识的东西,批判哲学难道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只有综观三大批判的整个排列系统,才能理解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而非体系——的真正意旨。这一...

评分

§ 作为方法的批判 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质疑康德,“心灵是不是物自身?”这个点在于,你批评前批判的形而上学试图认识不可认识的东西,批判哲学难道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只有综观三大批判的整个排列系统,才能理解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而非体系——的真正意旨。这一...

评分

§ 作为方法的批判 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质疑康德,“心灵是不是物自身?”这个点在于,你批评前批判的形而上学试图认识不可认识的东西,批判哲学难道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只有综观三大批判的整个排列系统,才能理解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而非体系——的真正意旨。这一...

评分

§ 作为方法的批判 黑格尔在《大逻辑》里质疑康德,“心灵是不是物自身?”这个点在于,你批评前批判的形而上学试图认识不可认识的东西,批判哲学难道不是在做同样的事情?但其实,只有综观三大批判的整个排列系统,才能理解批判哲学作为方法——而非体系——的真正意旨。这一...

用户评价

评分

真的太棒了,一环扣一环,澄清了康德的很多概念,揭底了综合,说明了时间,阐述了同笛卡尔的关系等等……意犹未尽

评分

100页篇幅讲解康德的三大批判中诸职能的关系。本书虽然只是一本大学的哲学教材,但却细腻地从如何迈向未知之路,勾勒了先验结构。翻译校注可以。

评分

简明扼要 啊觉着这帮后现代还是功夫够硬的

评分

德勒兹 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

评分

德勒兹 康德 德国古典哲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