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诚(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市:《明末农民战争史》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曾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第一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背景
* 第二章 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
* 第三章 起义初期明政府的对策和义军主力转入山西
* 第四章 起义中期的千里转战
* 第五章 明末农民战争一度转入低潮
* 第六章 张献忠、罗汝才重举义旗和杨嗣昌督师的惨败
* 第七章 李自成起义军在河南的大发展
* 第八章 李自成起义军南下湖广和襄阳政权的建立
* 第九章 张献忠起义军的进军湖广、江西
* 第十章 孙传庭部的覆灭和李自成西安建国
* 第十一章 明廷在覆灭前的挣扎
* 第十二章 明王朝的覆亡和山海关之战
* 第十三章 大顺政权的失败
* 第十四章 大西军在四川
* 第十五章 弘光政权的覆亡和南方的阶级斗争形势
* 附录
这是《南明史》的前传。值得一读。这么丰富的资料,你们为什么老盯着阶级那两个字!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老百姓需要的只是一块田,能填饱肚子,能活命。可总是得不到。尤其是王朝末世,自然灾害官匪兵,你来我往,赤地千里,人食人,人食子,触目惊心。我们引以为傲的五千...
评分此书可与明朝那些事第7本结合起来看。总觉得凡是历史研究者号称要客观看待历史,但书中都强烈反应出对历史的倾向性。当年明月是王朝的崇拜者,顾诚是农民起义军的强烈粉丝,偏向性都很明显,因而都存在史料采用的偏驳。当年明月主要详细写高迎祥挂了之前的农民起义历史,之后则...
评分这些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历史穿越小说作品,以明朝为甚。 经历了近代屈辱历史的我们,总会想象先贤们让四夷臣服、顽强不屈的民族振兴画卷。环顾四周之后,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华夏正统”的明朝于是脱颖而出。况且它还有特别能激发民族自豪感的Slogan: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以及...
评分用阶级的观点分析历史,同时能够加上辩证法,就很有深度,能抓住关键。跟现在的所谓顶着“去意识形态、取政治化”的招牌,其实在用另一种意识形态政治取代原来政治意识形态的庸俗作品好太多;还是老一辈有深度、有立场
评分作为老一辈治史的老先生,顾老对史料细致考究的功夫让人敬佩。本书内容详实,史料丰富,确实是研究明末这段历史的必读读物。不过看完本书后,感觉顾老的倾向性太明显,未能完全秉承客观治史的原则,当然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书中完全否定崇祯政府,将一切忠明之臣...
清晰且严谨。关于这段历史经常能看到这种论调:“明是被农民灭的,清就是捡个漏”。这句话用来形容过程当然没错,但用于概括原因就不能让人接受了,因为问题也正在于此:明怎么会烂到打不过一群农民,大顺和南明又怎么会把整个中国漏给清。读完本书之后,问题自然是不难回答的。尤其是从崇祯死亡到李自成死亡这一时期里,看似是一系列偶然促成了历史,实际上阶级及利益早就为这一切埋下了伏笔。
评分No.60。比他的《南明史》差了些,里面阶级斗争的东西多了些。
评分终于买到老先生的南明史了……
评分脉络细节都好,就输在意识形态。
评分兴趣使然,想了解明末那动荡的年代到底发生了什么,结果有点小失望。大部分评论都说中了要点:阶级性太浓厚了,不能将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和我天朝对比啊。考虑到成书的年代,这个问题也不便过多苛求。的确明朝在很多地方都做得太垃圾了,可李张两人也不是好货色。我是占边明朝的,作者的主观看法与我大相径庭读起来心里总不是滋味。然而作者对于史料考察的翔实,做学问的精确,还有对大致战况的客观描述(虽然对历史人物还有立场等问题没有不加入自己意愿)仍然使我想继续读下去。对于明朝末年,真是应了那片缴文中的八个字:嗟尔明朝,气数已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