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绅政权

军绅政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志让(Jerome Chen),四川成都人,《剑桥中华民国史》作者之一。研究兴趣广泛,在中国近现代史多个领域均有所建树,对袁世凯、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人物的研究,成就尤其突出。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志让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192
译者:
出版时间:2008-8
价格:2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7616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军阀 
  • 历史 
  • 陈志让 
  • 民国 
  • 海外中国研究 
  • 近代史 
  • 民国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为北洋军阀史研究的经典论纲性著作,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军绅政权的形成及军阀时期社会的种种变迁,重点讨论了政治的离心力、军阀的地区与派系斗争、宪法与传统、财政与军费等问题。作者认为,1895年以前,中国是绅军政权,这之后到1949年以前,是军绅政权。军绅政权因为派系与地区两方面的矛盾,不能统一中国。在思想上,他们对近代文化最大的让步不过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行动上,互相混战,横征暴敛,摧残新兴事业,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同时,也承认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统治性与管理性的辩证统一。从国家的起源看,与其把国家产生归因于单一的阶级因素,不如把它看作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经济与社会管理矛盾等诸方面互动作用的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评分

近日,老师在近代史课上向我们推荐了陈志让先生的《军绅政权》一书,遂于孔网购得此书略读一二。 中国走向现代化,一直是几代国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何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有如此之多的荆棘、这些荆棘又如何扫除,这一直是人们思索的问题。陈先生在本书的论述中主要提及了辛...  

评分

现在这书已经不好买了。虽然不厚,我也只用了两天就读完了。这本书没有过多的涉及军阀之间的战争描写,只是介绍了军阀的来源于存在的根基。这本书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军阀历史的必读书之一,已经成为了经典。绅士全体一直是中国统治阶层中重要的一环,没有绅士群体的支持,一个政...  

评分

人总是有一种矛盾的心理:虽然人人都向往和平,但最能令人荡气回肠、追怀不已的时期却总是乱世。战乱不息的三国可能是普通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古代史,至今仍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同理,人们对晚清民国剧烈动荡的时代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因为秩序总是出自混沌,也因为在那变...  

评分

马克思主义在揭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的同时,也承认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国家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统治性与管理性的辩证统一。从国家的起源看,与其把国家产生归因于单一的阶级因素,不如把它看作是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经济与社会管理矛盾等诸方面互动作用的结果更为符合实际。...  

用户评价

评分

论纲性的文字,可读性太差:文笔且不提,史料稀少,政治理论似也外行。大概就胜在提出概念吧。

评分

毕竟拿衣服,史观还是革命论那一套套,滥陈的大中华胶。作者对联省自治的批判着重于吊打各防区军阀的自私意愿,“它们不是真心想统一,只是武人割据的另一种表象”。对军阀卖国的批判犹如红小兵,站在道德高点为破坏国际秩序叫好,轻易地得出了孙文共产政府的历史正确性。对这一军人主政时代下的财政、民生、社会变迁的陈述颇有亮点,自筹军饷的不受中央控制的大小军阀某程度上确实造成流民四散、主权孱弱,进而引发农社运动和城市民族主义知识分子的抗争,使西方一战凋敝环境下发展迅猛的赤色运动有了殖民土壤。北洋与广州革命政府对法与统孰轻孰重的争执确实成了中国大乱的根源,保守如吴佩孚等自大土地王也自有其稳定中国社会巩固家庭伦理的正面作用,而孙文联苏之三民无产专政宪政却是真的法表乱里。士绅在共运面前是脆弱如斯,自然告别了时代。

评分

所谓的黄金般的北洋年代

评分

三点九星,很快翻了一下,值得阅读,政治博弈分析的非常到位,好书。

评分

军阀研究的发端之作,现在看来仍然浅显了,不过读读也不错,至少是更专业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