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茜·休斯頓 Nancv Huston(1953—),生於加拿大,現居巴黎。母語為英語,十五歲到巴黎後學會法語,在巴黎她身為說非母語的人,這使她找到瞭文學創作上敘述的聲音。她用法語寫作,又把自己的大部分作品翻譯成英語齣版。著有二十多部小說和散文集,其中《葬禮的器具》獲得1996年中學生龔古爾奬和國際圖書奬;《天使的痕跡》獲得1998年ELLE雜誌讀者奬。
從舊金山到慕尼黑,從海法到多倫多到紐約,本書跨越半個多世紀,從四個六歲孩子的視野,講述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這四個孩子的特殊連續性是:後一個是前一個的子女。一個1940年的德國女孩,和一個21世紀的加利福尼亞男孩,他們之間並無什麼共同點,卻有著血緣的紐帶。每一代人對生老病死、戰爭、和平、幸福、痛苦,都有不同的觀念。
本書為21世紀外國文學大奬叢書之一。該小說曾獲得2006年費米娜奬,並獲得2008年英國奧蘭治奬提名奬。 小說通過一傢四代的曆史,勾勒齣20世紀以來歐洲的重大事件。全書文筆清新幽默,感人肺腑。
也许就是出于女性作者的缘故,在故事叙述上,选择了不同时代背景下6岁儿童的视角,通过儿童的观察和感受,来展示身处不同时代下一个家族的遗传密码,揭示人类生活中那些不曾消弭的阴暗,战争的创伤和遗存。
評分 評分by 陈蓁美(台湾) 南希‧休斯顿说她书写《断层线》的动机源于阅读吉妲‧塞伦尼的《德国创伤》(Gitta Sereny,The German Trauma),以及那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伤痕“Lebensborn”(生命之源);那是纳粹为了繁衍纯种日耳曼后代而建立的“种马场”,而繁衍的手段除了有计...
評分不错,整本看过之后,又从头翻了一遍...所以故事都串下来了..设计很巧妙..角度很独特..我想把这个系列图书都看一下..应该都是值得看的...
評分不错,整本看过之后,又从头翻了一遍...所以故事都串下来了..设计很巧妙..角度很独特..我想把这个系列图书都看一下..应该都是值得看的...
時代的犧牲品
评分結構有點小意思,僅此而已
评分2006.
评分好看
评分羅蘭巴特的學生?小說本身還行,但我覺得基本可以拿來當作寫兒童視角的反麵教材。另外,上亞馬遜網,發現有德國讀者認為當中有不符曆史的成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