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由《鞑靼征服中国史》、《鞑靼中国史》和《鞑靼战纪》三部分组成。
《鞑靼征服中国史》由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士帕莱福根据搜集到的大量资料撰写而成。该书讲述1644年崇祯之死,清兵入关,到1647年,即清顺治四年清兵攻占南方最后三省广东、福建、广西这段时间的历史。它所记述的史实,有不少可以和中国史料相互印证、补充。《鞑靼中国史》记述1665年北京教案的过程。作者系耶稣会教士鲁日满,当时他在浙江、江南传教。在这次教案中,鲁日满及其他外地传教士也被押往北京,在礼部受审,因此,对教案过程记录比较详细,是研究此次教案的第一手史料。《鞑靼战纪》由耶稣会士卫匡国所撰,记述的是卫匡国在中国所了解到的清军征服中国的过程,其中清军之征服江浙一带,因有作者之亲身经历为证,是比较有价值的。
本来想选力荐,没有选的原因主要是觉得翻译比较差。甚至所谓译者之注解,还有错误的地方。 比如崇祯十七岁登基,周岁三十四驾崩。译者说他在位不满八年。即便按照作者所谓人生之时间应该以受难之日记,那也是不对的嘛。 这个西班牙人是同会传教士,站在局外看历史,态度基本还...
评分书是好书,不过翻译水准实在太烂,非常生硬。 不过我对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明朝这样一个旁然大物是如何被弱于自己数倍的清打败的。 这段历史对于每个汉人来说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因为清军入关,我们剃发易服,我们丢掉了自己的节气,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我们...
评分直观的感觉是翻译差,但是我个人怀疑可能传教士当时写的时候就是比较缺乏系统的,最明显的感觉是里面几乎没怎么用转折词,感觉读起来非常不连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跳跃感很强,让阅读者只能着眼于一个个单一事件和场景的描述,很难在一个大的背景和事件中去感受历史。 传教士...
评分书是好书,不过翻译水准实在太烂,非常生硬。 不过我对那段历史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明朝这样一个旁然大物是如何被弱于自己数倍的清打败的。 这段历史对于每个汉人来说都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因为清军入关,我们剃发易服,我们丢掉了自己的节气,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信仰,我们...
评分直观的感觉是翻译差,但是我个人怀疑可能传教士当时写的时候就是比较缺乏系统的,最明显的感觉是里面几乎没怎么用转折词,感觉读起来非常不连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跳跃感很强,让阅读者只能着眼于一个个单一事件和场景的描述,很难在一个大的背景和事件中去感受历史。 传教士...
《鞑靼征服中国史》:本书记述张冠李戴的地方极多,史料价值有限,需要仔细梳理才行。不过由于本书对中国的介绍是为西方基督徒进入中国传教做理论认知,所以作者已经尽量审慎地整理他所得到的材料。书末几章讲述满人日常生活的挺有意思。 《鞑靼中国史》:本书较《征服史》而言,文字流畅很多,史料可靠性也大的多。主要讲了郑芝龙郑成功发家史,顺治皇帝经历,北京基督教案。作者对本教派虔诚的叙述,让我佩服。 《鞑靼战纪》:时间允许的话,真可以一气读完。关于张献忠的记载,实在让人震惊。 整本书翻译水平较次,译者似乎对明末清初历史并不熟,所谓“中译注”支离破碎,多无关痛痒,甚至有很多错误。 中华书局的校对,还有好些错字。
评分翻译质量不佳,阅读不顺畅,语句拗口,不过也难得有人翻译
评分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22日捐赠
评分把鞑靼战记读完,惊心于大明的离心与满洲的目标明确,难怪那么多人要站到另一边去。
评分翻译质量不佳,阅读不顺畅,语句拗口,不过也难得有人翻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