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一行禅师以他的亲身体证,提出了有别于虚无论和灵魂永生的生命哲学:死亡不是句点,透过深观修持的体悟,你会发现超越死亡的秘密——死亡这件事并不存在,就好像云承继了大海、河川以及太阳的高温,而雨又承继了云,事物永远在延续着。事物的消失只不过意味着另一种形式的呈现。生、死、来、去只是我们制造出来的概念,而这些幻象就是我们苦难的源头。一旦洞察万事万物皆是不生不灭,无来无去,无同无异,无存在无不存在,体认到自己无法被摧毁,我们就能“重生般”地享受和欣赏人生了。
一行禅师(Thich Nhat Hanh),1926年出生于越南中部的广治省。16岁出家,23岁受具足戒。1962年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钻研比较宗教,越战期间返乡从事和平运动。后旅居法国,长期从事难民救援工作,并于法国、美国与德国成立多所正念禅修中心及寺院。1982年,在法国南部建立梅村禅修中心(Plum Village),并赴世界各地弘法。迄今已有上百本著作风行于世,为当今世界最负盛名的佛教领袖之一。
在看到这本书之前,其实看过一些关于“生死学”的著述。比如《前世今生》、《生死学十四讲》之类的。感觉好像糊涂 又似有些明白,总之就是懵懵懂懂。前者过于偏重轮回之说,有些唯心;后者又偏于唯物,更多探讨了人接触死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看过这些之后,愚钝的我只想追...
评分这类入门级的灵修书看多了,已经有一些审美疲劳了,但仍然是有所收获,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理解似乎深了一些。 是的,如果真的不怕死,就可以克服掉所有的恐惧,所有的宗教都是一个精神治疗的方剂,让人们从终极本质的角度来规劝,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和合的幻像,譬如大海...
评分如果把时间放长,比如五百年,往前五百年,我们的生命已经存在,存在于某位祖先的生命之中,这是确定性;往后五百年,我们的生命也许还会存在,存在于某位后代的生命之中,但这是不确定性。还可以确定的是,作为肉身的我们,已经消亡,因为实体生命不可能存活这样长的时间。而...
评分随时随地,无忧无惧,自在安然 ——记一行禅师《你可以不怕死》 张素闻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莫过于死亡。加缪曾经在他的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写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活下去,还是不活下去,是很多人都会遇见的疑问。 ...
评分在看到这本书之前,其实看过一些关于“生死学”的著述。比如《前世今生》、《生死学十四讲》之类的。感觉好像糊涂 又似有些明白,总之就是懵懵懂懂。前者过于偏重轮回之说,有些唯心;后者又偏于唯物,更多探讨了人接触死亡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看过这些之后,愚钝的我只想追...
翻过,但还是怕死。
评分佛教书籍,不评价~~~
评分我觉得我更喜欢开示得明晰一点逻辑性一点的。。。
评分原来的时候我也相信一点术数,或者星座,可是现在我确定地,坚决不信那些了,可是好多时候我还是要去找手指,还是摆脱不了方法论
评分无常,只是真相的起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