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瓦爾澤(Martin Walser),德國著名小說傢、劇作傢,1927年生於德國博登湖畔瓦塞堡,是當代德語文壇中與西格弗裏德·倫茨、君特·格拉斯等齊名的文學大師。
瓦爾澤是一位主要以現實主義方法進行創作的作傢,擅長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往往通過心理分析、藉喻、細節 描寫和譏諷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和社會真實。
主要作品有《驚馬奔逃》(1978)、《迸湧的流泉》(1998)、《批評傢之死》(2002)、《戀愛中的男人》(2008)、《尋找死亡的男人》(2016)、《逃之夭夭》(2017)等。
他曾於1981年獲畢希納文學奬,1998年獲德國書業和平奬,另外也曾獲黑塞奬、席勒促進奬等重要文學奬項。其作品數度在德國引起強烈爭議。
• 莫言、李洱、邱華棟鼎力推薦 | 與君特·格拉斯齊名的德國國寶級作傢 | 畢希納奬得主
• 逃之夭夭,一種令人好奇、也令人景仰的文學不及物狀態
• 馬丁·瓦爾澤迴顧一生與政治、愛情、文學批評的鬥爭總結
—————————————————————————————————— —
閱讀《逃之夭夭》,很難將小說中的敘述者與作傢本人截然分開,他們更像是互為代言人,共同麵壁思索一生參與的政治鬥爭和文藝批評活動,迴顧追逐過的那些戀人,他們擅長雄辯和戰鬥,也在一次次傷害後學會瞭逃之夭夭。
“我遭受的痛苦,無一不來源於自身。”這是馬丁·瓦爾澤在《逃之夭夭》中寫到的一句話。盡管嚮他發起猛烈攻擊的文學批評、政治鬥爭以及愛情中的苦悶似乎都來自外部及他人,但是瓦爾澤以他耄耋之年的智慧道齣:真正的逃之夭夭,仍是自身的精神超越。
要實現這種超越,瓦爾澤選擇瞭卡夫卡式的反諷之路、荒誕之路。在瓦爾澤充滿變形、誇張和大膽想象的情節中,閃爍著寶貴的幽默品質。
初读马丁.瓦尔泽的这部《逃之夭夭》三分之一,凭我真实内心说话,马丁.瓦尔泽写的真是很狗腿、很无赖,逮到随口而出的字句看似杂乱却无不是金句。你觉得一本正经君子形态他就戳得你体无完肤落的小人状态,读他的字句如同看到自己阴暗不堪的一面,不得不让人自省。在此之前我没...
評分初读马丁.瓦尔泽的这部《逃之夭夭》三分之一,凭我真实内心说话,马丁.瓦尔泽写的真是很狗腿、很无赖,逮到随口而出的字句看似杂乱却无不是金句。你觉得一本正经君子形态他就戳得你体无完肤落的小人状态,读他的字句如同看到自己阴暗不堪的一面,不得不让人自省。在此之前我没...
評分“我遭受的痛苦,无一不来源于自身。”马丁·瓦尔泽在他的新书《逃之夭夭》中写到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德语文坛上话题度颇高的瓦尔泽来说,将自己陷入外界现实纷争的漩涡当中,或许就他的生活常态。 一位险些被祖国“放逐”的作家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德国著名小说家...
評分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盛赞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作家李洱则将马丁·瓦尔泽称为“继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当代的歌德”。 KEY-可以文化于9月推出的马丁·瓦尔泽最新长篇小说《逃之夭夭》...
評分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盛赞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作家李洱则将马丁·瓦尔泽称为“继托马斯·曼之后最伟大的德语作家”,是“当代的歌德”。 KEY-可以文化于9月推出的马丁·瓦尔泽最新长篇小说《逃之夭夭》...
“親密關係變得越來越美。同時越來越缺乏真。所以,美的事物隻是看起來很美。如果美也做到真,那是萬幸。但由於真相是我們的需要而非現實,所以,美的事物永遠是不真實的,由於不真實,它也不美”。
评分從前有一天,從前瞎扯淡。
评分嗷,不多說瞭,我去補瓦爾澤其他書!真的很好很好!我不用學院晦澀的名詞和概念來誇任何一本書,真正的好書就是好呀!(來自一位熱情的業餘讀者。
评分我眼前有薩特可看,阿姆斯特丹有什麼可看?
评分“我是蘋果樹上結鴨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