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玻璃珠游戏》是黑塞毕生的压卷精心杰作,也是他一生最后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描述主人翁克尼克在艺术的理想国成为最佳珠戏导师的过程,全书通过完整的奏鸣曲的结构,把主人翁的出生、感召、修业的心路历程淋漓地勾勒出来,可以说是黑塞毕生文学
的高峰,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总结。这部小说出版三年后,黑塞荣获地位崇高的歌德文学奖,同年又获得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
这部小说是了解黑塞思想的锁匙,也是他一生文学事业的天鹅之歌。
《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晚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从构思到付梓出版长达12年,可以说该书可以作为黑塞本人一生思考的总结。凡读过黑塞作品的人都清楚的晓得:世俗世界与理想精神世界的冲突与调解是黑塞从始至终思考的主题,如果就黑塞作品作一个简要的概括或梳理出一个脉络,我比较倾...
评分——读《玻璃球游戏》,一个摘要式的笔记 每次读黑塞,内心都会产生一种渴望,像是被某种精神所感召,严肃、平静。 《玻璃球游戏》:并非倾心于黑塞笔下的大师们谦和温驯、宽厚正直的人格魅力,而是对那个虚幻式的“卡斯塔里”中所充溢的天性、顺从...
评分我是11月初看的,前4写于刚看完的时候,因为懒惰没一下写完,再想捡起来的时候,那种状态已经没有了,我依然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是活话已经变成了死话,所以之后每条就提一句要点而已 1.圣化之路 “圣化”在书里明确出现是在音乐大师死之前和克乃西特会面时克乃西特形容他...
评分 评分《玻璃球游戏》简单概括而言,就是一个象牙塔的寓言,和一个人如何成为真正的人的故事。因为包含的东西太多,眼下还无法作出全面的总结,姑且选择一个偏题的切入点,也许可以作为对这部作品的一个侧面了解。 黑塞似乎是个挺爱开玩笑的人,在这个乌托邦的虚构故事中,直接放入了...
赫尔曼黑塞的著作一本一本读完
评分克尼克导师的一生。一个上升和下降,包括最后的逃离与死亡,就像是理想国的一个注脚。文笔十分优美,可以拍成戏剧的小说。
评分围棋运行步骤如果符合欧拉公式、莫扎特安魂曲和开普勒定理的话,也许就是理想的玻璃球游戏了。
评分围棋运行步骤如果符合欧拉公式、莫扎特安魂曲和开普勒定理的话,也许就是理想的玻璃球游戏了。
评分几乎没有征兆,我的黑塞之旅暂时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到来。读完玻璃珠,我竟不能置一语。如果是被黑塞的庞大构想震慑那也罢了,如果是折服于书中的渊博学识那也罢了,令我止不住内心战栗的是黑塞在进入暮年之后,其灵魂通透性之魅力已经全然超越了文学能带给人的精神充盈,使我数度为之哽咽。作为一个犬儒倾向的人,实际在精神上与黑塞是截然相反的,但在不断接近这位老人时,对抗的不适却被抽离了,我顺从地蜷缩在他创设的世界中,聆听他的微言细语。我所寻觅到的那个世俗性与宗教性之间的平衡点,便是从黑塞的诸多文字中发觉的,在他的文字世界中,人从细密的微缩形态,逐渐成长为坚实却柔和的有机体,并最终不再畏惧肉体必将化为乌有之命运。若不读本作大概可谓是不能真正理解黑塞了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