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4.22-1804.2.12)
生於東普魯士哥尼斯堡。1740年,就讀於哥尼斯堡大學。1746-1755年,擔任傢庭教師。1755年,獲得哥尼斯堡大學碩士學位(相當於博士),留校任教。1797年,年老力衰,終止授課。
在哲學方麵,康德繼承啓濛哲學傳統,綜閤歐陸唯理主義和英國經驗主義,形成其批判哲學,開啓從費希特到黑格爾的德國理念論;就其原創力和影響力而言,洵為近代西方哲學傢第一人。“迴到康德去!”——無論是康德的追隨者還是反對者,皆如斯說。
主要著作有《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道德底形而上學的奠基》《未來形而上學導論》等。
譯者介紹
李明輝
1953年生於颱北市。1986年獲得德國伯恩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颱灣“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颱灣大學國傢發展研究所閤聘教授、廣州中山大學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曾擔任德國萊比锡大學客座教授、德國波恩大學訪問教授、美國柏剋萊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香港中文大學訪問教授等。
主要著作有《儒傢與康德》《儒學與現代意識》《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逢》《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德文)《儒傢思想在現代中國》(德文)《四端與七情》《儒傢視野下的政治思想》等,譯作有《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通靈者之夢》《道德底形而上學的奠基》《未來形而上學導論》《道德底形上學》等。
康德的曆史哲學長久以來一直為中文學術界所忽略,往往被視為過渡到黑格爾與馬剋思曆史哲學的橋梁,而不是一套成熟的理論。但這確實是個很不幸的誤解,因為康德曆史哲學自成一派,與黑格爾、馬剋思的曆史哲學分屬不同的類型。康德本人雖未撰寫一部討論曆史哲學的專著,但有八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涉及曆史哲學。
本書包括這八篇文章的譯文及注釋,並在書末附有詳細的研究書目供讀者參考。通過本譯作,讀者可以瞭解康德的曆史觀、對“啓濛”和“人類意誌”的獨特理解、對“永久和平”的追求,以及康德哲學係統中“自然”的終極目的。
以研究康德哲學為誌業的學者李明輝先生,留學德國獲得哲學博士後,緻力於康德著作之翻譯,且不時核對三種英譯本及何兆武先生的中譯本,直接從德文精心翻譯並修訂譯文,終以此譯本貢獻於讀者。
原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提 要:国家是人类为了走出无序的自然状态而契约出来的共同体。这种契约行为隐含着三大原则:首先是确认每个成员都是自由的,否则契约就是没有意义的,因而每个人都拥有“应当被所有他人允许按其可普遍化的意志行动、生活”的“自由空间...
評分康德作为西方哲学承前启后的标杆,试图调和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哲学,主张国家实行共和制,组建世界共同体,向往世界公民社会,坚信人类是在不断朝着改善前进的。 然而康德的政治主张终究趋于保守,自相矛盾。一方面,受卢梭影响,康德认为人民应该遵守立法契约精神,均有维护共...
評分哲学(philosophy),这一源自拉丁语系的名词,也曾翻译为“爱智慧”,尽管这有一层从动词到名词的变迁过程,但是哲学仍旧保留着其固有的自然内涵,。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智慧)分为物理学(自然科学,理论科学)、伦理学(实践科学)、诗学(创造科学),在理论科学中,在物理...
評分这章可能稍微通俗一点点吧, 读起来,感觉很神圣的感觉, 我的词语太贫乏了已经, 引用70页的一句希腊哲学家的话做结尾吧: 人在刚刚开始懂得自己应该是怎样恰当的生活的时候就不得不死亡,这真是太可悲了。
評分这章可能稍微通俗一点点吧, 读起来,感觉很神圣的感觉, 我的词语太贫乏了已经, 引用70页的一句希腊哲学家的话做结尾吧: 人在刚刚开始懂得自己应该是怎样恰当的生活的时候就不得不死亡,这真是太可悲了。
雖已有何兆武與李鞦零譯本但李明輝譯本又怎麼能放過。
评分雖已有何兆武與李鞦零譯本但李明輝譯本又怎麼能放過。
评分隻讀瞭前兩篇,真好。
评分每讀完一本康德都能體會一次五體通透~壓抑住小激動端正瞭下坐姿進入下一本!
评分每讀完一本康德都能體會一次五體通透~壓抑住小激動端正瞭下坐姿進入下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