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統治的藝術

被統治的藝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 著者簡介

宋怡明(Michael Szonyi),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係中國曆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明清及中國近代社會史學傢。擅長利用曆史人類學和田野調查方法研究中國東南亞地區的社會史。著有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02),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2008),The Art of Being Governed:Everyday Politics in Late Imperial China(2018);編有The China Question: Critical Insights into a Rising Power(2018),A Companion to Chinese History(2017)。

◎ 譯者簡介

鍾逸明,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曆史學係,碩士就讀於牛津大學聖十字學院。研究興趣包括中國現代史和華人華僑史。曾翻譯畢可思(Robert Bickers)著The Scramble for China:Foreign Devils in the Qing Empire,1832—1914(尚未齣版)。

出版者:後浪丨中國華僑齣版社
作者:[加] 宋怡明
出品人:後浪
頁數:392
译者:鍾逸明
出版時間:2019-12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1380326
叢書系列:汗青堂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社會學 
  • 中國曆史 
  • 社會史 
  • 明清史 
  • 曆史人類學 
  • 明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作序

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全新力作

從明清日常政治入手,深入剖析中國文化肌理,透視“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製度套利”等深植中國社會的潛規則

◎ 編輯推薦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 傑齣學術著作奬”

☆ 知名媒體人高曉鬆、廈門大學教授鄭振滿、耶魯大學教授濮德培、《逃避統治的藝術》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譽推薦,《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學曆史係前係主任科大衛傾情作序。

☆ 由小曆史見大曆史,由百姓小故事討論時代大問題。從明代軍役製度及軍戶的因應策略入手,再現政策與人性的博弈,反思明朝治國得失,促使我們思考什麼是好製度。

☆ 宋怡明教授普通話流利,熟知福建風土人情,有近三十年田野調查經驗,收集瞭大量傢譜、地方誌等第一手民間資料。他作為以曆史人類學研究為標誌的“華南學派”第三代學者之翹楚,經常引用他口中的“祖師爺”傅衣淩先生的話:曆史研究不可以在圖書館做,要去跑田野。

◎ 內容簡介

本書以明代沿海衛所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襲軍戶製度下軍戶傢庭與官府的互動,著重描述和總結瞭承擔兵役義務的軍戶如何趨利避害,製訂齣種種策略以優化自身處境。他們既未公然衊視權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與服從的“中間地帶”運作,以期將需要付齣的代價降到最低,同時使利益最大化。

本書分三大部分,分彆講述瞭福建軍戶在原籍、衛所和軍屯的生活。本書的一大特色在於,運用瞭大量傢譜、地方誌、口述史等民間資料,講述瞭許多發生在軍戶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實而鮮活的案例,輔以嚴謹、細緻的考辨,構成瞭這本講述百姓自身曆史的社會史著作。

◎ 媒體推薦

在中國大一統的王朝體製中,民間社會形成瞭靈活多樣的應對機製。《被統治的藝術》論述明代軍戶群體的生存策略,對理解中國傳統政治文化與社會形態富有啓迪意義。

——鄭振滿,廈門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可謂福建版的《百年孤獨》。

——高曉鬆,知名媒體人

這部頗具啓發性的著作運用瞭大量史料,創造性地將過去與現在聯係起來,是近年來齣版的對明清中國社會關係最復雜、最生動的描寫之一。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魯大學曆史係教授

本書睿智而有力地將微觀曆史與宏觀曆史融為一爐,在長時段中探索人們如何在錶麵的順從下進行抵抗。作者通過曆史的放大鏡審視明代的徵兵製度,意在展示個人與國傢之間的操縱策略。

——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魯大學政治係教授

◎ 獲奬情況

★ 榮獲美國《選擇》雜誌2018年度“傑齣學術著作奬”。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平素读书,喜好读史,以明心智。年轻时候,眼高气盛,喜欢读“大历史”: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人物传记、诸子原典……沉浸于上下五千年的滔滔长河,纵揽风云际会的胸胆开张,读得久了,也会做青史留名的梦,幻想自己也能像历史上的贤才名将似的建一番功业。然而,我们中的绝大...  

評分

1)页269 “实际上,它代表了连续不断的仪式蜕变历史的新篇章” 以下 The Houshan temple's ritual network expanded dramatically as recently as 2014, with the creation of the "outer" parade, about which I have so far said very little. This is a new innovation, an...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相比於書名對Scott的緻敬,全書其實更靠近“弱者的武器”,而非“逃避統治的藝術”,大體光譜就是逃避統治——吐槽統治(弱武)——利用統治,利用曆史人類學的手法把經濟學裏非製度的故事邏輯重新說瞭一遍,敘事極精彩——可能相比於當代那些耳熟能詳的製度外經濟學論述,曆史上的非製度敘事魅力更強。結論段從這個製度外邏輯反嚮迴望國傢與社會的關係,視角頗妙,黃宗智、蘇成捷、Spivak、邁剋爾·曼、戴慕珍&魏昂德信手拈來,真·六經注我~~一共刪節7處,對讀瞭一下,3處大概是在中文語境裏要保護informant(有一個諷刺腐敗的注釋反而沒刪),其餘4處語涉當代,但除瞭最後一段整段修接外(或許也涉及一些綫人的問題),不影響理解,讀者其實靠腦補完全能猜齣說瞭啥。

评分

#藉鑒福柯“統治的藝術”,本書被命名為“被統治的藝術”,談的是明代福建軍戶與國傢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有足夠的彈性,用更習見的語言可以錶達為“陽奉陰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也許還可以錶達為“弱者的武器”,當然,國傢一方因為治理目標、技術和成本的考量,也會妥協。作者的檔案研究和田野調查做得極好,堪稱典範,綜閤運用傢譜碑誌契約及傳世檔案,敘事也極為精彩,每張有小結,全書有總結,引論各傢觀點為己張目,凸現本書研究的意義和定位。此外,是書翻譯也非常好,敘事部分用章迴體小說迴目的格式引領,語言也古雅深緻,與原書內容相得益彰。

评分

汗青堂今年年終收官的重磅作品,經過很多的波摺終於齣版。本書以明朝的軍戶製度齣發,講述瞭福建地區一個又一個傢族在麵對高壓統治之下的政治智慧或者政治藝術是如何巧妙運作來謀取自身與宗族的利益的,跨越數百年的講述,堪稱非虛構的“《百年孤獨》”。本書各種資料和案例以及結論都是作者宋怡明教授通過田野調查取證而來,本書的內容稀缺而真實,希望大傢能在這本書中讀到過去,更能啓迪未來——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製度,纔是真正以民為本。

评分

觀察明朝,其實是反觀我們自己。明朝是封建專製頂峰,之所以能達到這個頂峰,除瞭皇帝用一係列方法將朝政權力收到瞭自己一人手裏之外,還推行瞭大量前所未有的社會控製手段,特彆是在皇權不下縣的傳統背景下,明代統治者的權力幾乎深入到瞭每一個鄉野角落,極盡所能地控製基層社會,這在曆史中曆朝都未見到的。但是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這本書,也可以瞭解到,似乎無力反抗任何皇權壓製的普通老百姓,也被動創造瞭多種方式來化解統治或軟抵抗,以維護和謀求保護自身利益,即使這種保護是十分有限的。這本書裏就是把這種日常生活的政治稱作“被統治的藝術”,我覺得算是一種挽歌——用現代社會概念來說,已有的“社會”被擠壓到幾乎沒有空間的時候,我們隻好被動創造新的社會空間。這就是來自民間的創造性互動,無奈,但有用。

评分

明代軍事製度將個人和傢庭移到彆處。它迫使一些人離開他們所熟悉的社會環境,再把他們放到新的社會關係和新社群的努力;“解域化”催生瞭“再域化”。沒有擔任正軍的軍戶成員努力和擔任正軍的宗親保持聯係,有時這種關係跨越韆裏之瑤並維持好多代人。士兵們一旦定居在衛所或負責給衛所駐軍提供軍糧的軍屯,就加入或組織利益群體——通過婚姻習俗、寺廟網絡、參加科舉製度以及其他一係列活動,這些利益群體最終成為擁有共同身份認同的群體。因此,明代中國百姓的流動導緻有些社群被拆散,又把許多之前相互隔絕的空間聯係起來,同時使已有的社群經曆蛻變,並催生齣許多新的社群。國傢的乾涉行動以及受其影響的人的反應極大地改變瞭社會空間的結構。即使在引起這些變化的製度早就被廢除之後,這些改變依然存在;在某些情況下,這些變化甚至持續到今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