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饥荒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4-09
白色饥荒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芬兰七零后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白色饥荒》一书,透过贫苦农人的悲惨遭遇,真实地反映了芬兰1866—1868年大饥荒,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白色地狱的恐怖景象。作者没有刻意描述灾难造成的惨状,但通过塑造的主人公的悲惨命运,用生动的刻画和平易的语言,让读者设身处地地感受到灾难中普通民众的悲苦和磨难,绝望与无奈。这是人类的大悲剧。
评分1866至1868芬兰饥荒年间,交通不便,粮食无法运送,政治上牵制於俄国铁路修建计划,导致近10万人死去,在地平线上,作为社区经济集中地的教堂塔楼在白茫茫的雪野中伸出,“像柳树沟岸边的一根孤枝”,而“马的肋骨则像人们祷告时双手合十的手指”。 食不果腹,有工作也是徒劳,只得乞讨、流浪,行走在白色荒野上,朝着圣彼得堡的方向。小說很简洁,直面这种极端状态下普通家庭的经历:他们如何熬过寒冬,狂风呼啸,犹如饥饿的狼群,暴风雪过后,尽是白色,尽是死亡。 即使碗里的稀粥看上去也像春天到牛棚的小路上泥泞的融雪。周边树木则投射出一条灰色的阴影,走在路上的母亲跌倒了,却再也没能站起来,就好像大地一口把她吞下,只留下一个空壳,这段描写极感伤:她的眼睛被一层苍白的薄纱遮盖着,像窗前拉上的帷幔,其後是寂寥的空虚。
评分读的很压抑,有一些冷。
评分关于芬兰1866~1868年大饥荒,作者没有写明它的成因,饥荒就像冬季中的暴雪,夜间无差别奇袭了城乡,压弯了男女老少的脊梁。它最开始表现为妻子不再与丈夫做爱,因为自知家里已然无力喂养多一张嘴;它的进阶表现为妻子放弃羸弱的丈夫,独自带着儿女意图前去圣彼得堡逃荒;然而,在逃避与求救的旅途中,死亡仍旧固执的敲醒了幸存者暂避的屋檐。整体说来,这个故事被写的破碎不堪。
评分像银勺一样的天空,与这白色一起,紧紧地笼罩着1867年10月-1868年4月的芬兰。上帝采取最可怕的方式考验着他的子民的信仰——苦难和不幸即生活的全部,活着本身成为一道难题。阿奇·奥利凯宁笔下的活着,又是黑色的。那沉重的活着,在与寒冷、饥饿、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成为一杆沉重的秤砣,最终压死了多少落荒之人——他们如同被“园丁修剪掉他那苹果树上的枯烂树枝一样”,被一批批饿死、冻死、病死在那年的冬天。惟愿,他们最后到达的地方,有夏天、秋天、春天,有一切无雪的季节。
阿奇·奥利凯宁(Aki Ollikainen),1973年生,毕业于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芬兰作家、摄影师、记者。出版小说三部:《白色饥荒》(Nälkävuosi, 2012)、《黑暗的故事》(Musta Satu, 2015)、《田园牧歌》(Pastoraali, 2 018)。处女作《白色饥荒》已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
1866—1868年,芬兰的人口大约只有180万,却有将近10万人在那次大饥荒中饿死、冷死、病死。为了活下去,农妇玛丽亚抛下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带着一对儿女从芬兰北部逃向圣彼得堡。她能穿过白色的冰封世界,最终抵达有面包、炉火,饿不死人的地方吗?通过一个末日启示录般的逃荒故事,这部小说记录下了芬兰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段,也描绘出了真正的饥饿、人性的善恶,以及人类在苦难面前所展现的生存意志。
《白色饥荒》沉静的叙事与凌冽的荒年 讲述饥馑与荒年的小说,总能给人心理上带来极大的冲击,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在极端的环境下人的无奈与挣扎。饥馑就仿佛是一个极大的囚笼,人们无从逃脱,却倍受煎熬。 此类灾难的小说,我们并不陌生。像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阎连科的年月日。...
评分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已经没有感受过饥饿的滋味了。那种灾荒之年,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那种饿死人的经历已经是过去时了,好像离我们太过遥远了。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好处。但芬兰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小说《白色饥荒》,再次把过去的那种感...
评分能够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已经没有感受过饥饿的滋味了。那种灾荒之年,那种刻骨铭心的饥饿,那种饿死人的经历已经是过去时了,好像离我们太过遥远了。这就是人类的进步,这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好处。但芬兰作家阿奇•奥利凯宁的小说《白色饥荒》,再次把过去的那种感...
评分一个即将饿死的人是什么模样呢? 他脸上的颜色会被抽离,有红慢慢变黄,接着变成灰色,最后甚至连灰色也消失了。 “死亡的颜色是白色。” “当灵魂离开一个人时,所剩的只有白色。” “我们要舍下你父亲了。” 电影《一九四二》曾经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心理阴影,在一段时间内我...
白色饥荒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