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

清末民初的晚明想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秦燕春
出品人:
頁數:408
译者:
出版時間:2008-12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148631
叢書系列:學術史叢書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曆史 
  • 文化研究 
  • 明末清初 
  • 秦燕春 
  • 近代史 
  • 遺民 
  • 中國近代史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圍繞著清末民初這個特殊時段(大緻囊括1898-1918二十年),就"晚明想象"這一特殊話題展開討論,意圖重現上一個世紀之交齣現並流行於全國上下的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無報不談明末事",從能夠提供當時情境、氛圍的材料入手,力圖迴到現場,體察這種敘述和想象之所以發生並呈現彼種情態的現實緣由和曆史淵源,知其然進而知其所以然。

自序:"站著讀書"與"三十而立" 導言:一場敘說曆史的話語盛宴 第一章 從江湖到廟堂:晚清的"晚明三大傢"

第二章 "國族"還是"文化":論"遺"

第三章 論"士"與結"社":曆史的"寫作"與"模擬"

第四章 風流雲散:晚明"艷跡"的黯然迴眸

第五章 野史·小說·名物文章:文體決定下的內容

第六章 寓教於樂的尷尬:走嚮"通俗"的晚明敘事

尾聲:迴歸書齋的"晚明想像"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一個人的情書"·"逃嚮世界"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選題是非常好的,但是實際呈現齣來的效果是非常糟糕的。作者完全不瞭解晚明,甚至晚明的知名人物也不過是二手轉引的,對於西學、日本學術如何影響民國學者認識本國曆史,所謂“群趨東鄰受國史”的現象根本沒有理解清楚。還有民國曆史書寫如何上升為國傢意誌也沒提。導緻本書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失望的作品

评分

材料有用,也發現瞭一些東西,但總體而言其研究、見解、和論述都非常的不成熟。作者的知識和分析訓練,都撐不起書的主題,不但分析不瞭其發現的現象,還在論述這些現象的時候對其並不瞭解的曆史人物注入一種passive aggressive的判斷語調。

评分

其實作者以晚眀想象資料整理集閤為題,也足以畢業。這本書最大的優點是資料豐富,同時也是一個拖纍吧。想把太多的東西呈現齣來,反而使得文章主題不甚突齣。加上論述並不十分清晰,其實讀得雲裏霧裏。

评分

翻瞭一遍,沒細翻。作者應該是蠻有纔氣的,選取的角度真的很好,很好玩、也很有意思的一個問題,文筆也不錯。作者主要是集中在幾個問題上的專題研究,多集中在上層,從文化大佬等的論述中來闡釋當時的晚明想像。另外,轉引有些多,如四庫全書總目、日知錄序等等常見史料都轉引,有點怪。論民國時期某齣版社齣版王夫之《讀宋論》(原文如此)時,還列齣瞭孔網的網址,這也怪怪的。不知是不是因為是文學論文的緣故,引用報刊資料不多,而報刊是當時最直接、最及時的展開吧。而相應的,引述魯迅等人的說法,有些是小說,如以《阿Q正傳》對造反服飾的描述來論述底層民眾在推翻清朝統治中的明朝記憶,這也不一定站得住,像魯迅本就是上層,他筆下的人物是不是代錶瞭真正的下層,這也成疑。從報刊齣發的總體性、思潮性的民眾想像論述較少。

评分

關於一部淒婉哀艷的晚明史何以根據時代需要被製作而成,又最終被棄若敝履的精彩解讀。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先哲誠不我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