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分配,还是承认?》的两位作者认为,“承认”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关键词,强调全球化加速并凸现了当代非经济的身份不公正。同时,由于新自由主义力量的推动,分配不公正并未消失,经济不平等正在增长。因此,为承认而斗争和为分配而斗争皆不可能被漠视。他们共同坦承,“我们两人都渴望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理论’”。
西方两位著名的批判理论家,美国人南茜·弗雷泽和德国人阿克塞尔·霍耐特以再分配和承认为题,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政治哲学对话。在这场对话中,论辩双方共同致力于检验再分配与承认之间的关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分配正义到承认正义,合理分配的社会理想的实现依赖于“为承认而斗争”。
评分新左转型中调和派与激进派的路线斗争。当年的争论中霍耐特很占上风,现在看来已经完全破产。“被承认”之不平等不能涵盖收入分配不平等。把被承认看成本质性的东西甚至扭曲了现代性计划。卢梭康德都属独立城邦的工匠之子,只有科耶夫福山这类寄人篱下者才大谈承认。
评分翻译极差,阅读也就草草了事。两个人的对话。背景是:霍耐特将承认构想为基础性的,统摄性的道德范畴,而将分配视为派生物。弗雷泽首先搁置哲学,选取一种经验的folk paradigms,认为分配和承认都是原生的和同源的,因此应采取一种二维的正义观;霍耐特展开反击:确信承认概念是一个合适的一维的概念框架,在其中分配不公被理解为社会蔑视的制度表达;弗雷泽怒了:承认的元叙事没有经验参照点,失去了可信性和批判力量;霍耐特反击:承认是内在超越的,而自己提供了弗雷泽没法提供的规范基础。 这是少有的男人跟女人之间的高水平的理论对垒。或许可以隐约还原为英美经验论和德国唯心论,或道义论和目的论的对垒。倾向于认为女人赢得了right,而男人赢得了esteem。但其实读了才四分之一左右,评价不可靠,更可能偏见重重。
评分新左转型中调和派与激进派的路线斗争。当年的争论中霍耐特很占上风,现在看来已经完全破产。“被承认”之不平等不能涵盖收入分配不平等。把被承认看成本质性的东西甚至扭曲了现代性计划。卢梭康德都属独立城邦的工匠之子,只有科耶夫福山这类寄人篱下者才大谈承认。
评分新左转型中调和派与激进派的路线斗争。当年的争论中霍耐特很占上风,现在看来已经完全破产。“被承认”之不平等不能涵盖收入分配不平等。把被承认看成本质性的东西甚至扭曲了现代性计划。卢梭康德都属独立城邦的工匠之子,只有科耶夫福山这类寄人篱下者才大谈承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