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衡哲(Vera Schwarcz)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现任美国卫斯廉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79-1980年曾作为首批美国留学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著有《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1990)、《张申府访谈录》(1992)、《在断裂的时间之河架桥:论中国人和犹太人的文化记忆》(Bridge Across Broken Time:Chinese and Jewish Cultural Memory,1998)、《漫漫回家路:一部中国日志》(Long Road Home:A China Journal,1984),以及诗集《一勺光》(A Scoop of Light,2000)等。
作者舒衡哲教授是第一批到中国交流的美国学者之一,她对鸣鹤园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察,将其作为京郊清代皇家园林的缩影,展现了这一地区在中国近现代经历的几度劫毁与重生。此书图文并茂,各章分别记录了不同时期鸣鹤园中的人事变迁:晚清贵族在鸣鹤园中的生活,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对园林的破坏,燕京大学时期成为推行博雅教育的实验田,以及六七十年代北大教师受到的冲击,直至80年代赛克勒博物馆选址于此,宁静重回故园。
总的来讲,作者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在园林史的研究上。 当然,说的已经不是园林史的事情,而是社会史。 宏观地将有清一代及至民国以降,乃至文革以后都纳入了园史的叙述。较为郁闷的是译者对英文引述的中文诗文几乎未作处理而做的“转译”工作,其实,以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查...
评分曾经想做过一件这样的事情:把北京这座城市的每一栋楼、每一条路的来龙去脉都标出来,得到这个城市的进化史。这个想法来自于我对海淀镇改造和白颐路扩建的兴趣,后又因为庞大的工作量和匮乏的信息来源而作罢。 这本书我很早就借了回来,而借这本书的动机大部分来自于我对逆旅主...
评分总的来讲,作者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在园林史的研究上。 当然,说的已经不是园林史的事情,而是社会史。 宏观地将有清一代及至民国以降,乃至文革以后都纳入了园史的叙述。较为郁闷的是译者对英文引述的中文诗文几乎未作处理而做的“转译”工作,其实,以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查...
评分总的来讲,作者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在园林史的研究上。 当然,说的已经不是园林史的事情,而是社会史。 宏观地将有清一代及至民国以降,乃至文革以后都纳入了园史的叙述。较为郁闷的是译者对英文引述的中文诗文几乎未作处理而做的“转译”工作,其实,以译者与作者的关系,查...
评分三年前,我第一次误打误撞进到鸣鹤园,首先被赛克勒博物馆占去了大多数目光,然后才看到它的西边立着的那块铭刻着“鸣鹤园”三个字的大石头,那时尚未入学,根本不知道这座园子有什么过去。 后来,成了博物馆的志愿者,但博物馆的讲解词里对鸣鹤园绝口...
#生于罗马尼亚,犹太人,中文博士,美国大学东亚研究主任,女人。这样的角度重新书写西郊园林、文革乃至赛克勒博物馆的历史,的确有趣~
评分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我想写一出关于北大的戏~
评分我们选择性地记忆历史,对那些苦难和波折不肯轻易吐露,对那些成就和辉煌则大书特书,我们就可以生活得更轻松吗?我们就可以生活得更美好吗?
评分离开她以后,才逐渐发现她的美与痛,是幸或不幸呢?#给自己23岁的生礼
评分可以看作是废墟与重建的个案研究,以鸣鹤园为空间场所,勾连起晚清到现代的时间。#新学选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