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叙述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赵园 思想史 历史 明清之际 明清 学术 文化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想象与叙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布罗代尔和傅勒的引用确实很有方法论上的启发性,点醒了目前史学套路的问题。吐个小槽就是所有由文学转入史学的研究者,鲁迅是绕不过去的知识背景...读《小学大全》啊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啊从太平御览看四库全书的毁书啊这几个段子真是如数家珍
评分正文作为史学随笔,烛幽探微,迸珠落玉,有独得之见,附录正是上品散文(这让我想到了唐诺),作者以丰赡细致、绵密立体的文字,将其治学门径和反思和盘托出,温柔敦厚,极有风范,求学路上的苦与乐,断与续,迷惑与感悟,不避讳不掩饰,有见堂庑之构作与精美也,乃知名家之为名家,由来不为幸致。
评分又暴力又忧桑的明末清初。。。“稍微偏离规范”的历史写法。作者重资料,重规范,是想象的话加上想象的标记。线索是:描述问题(从明末清初的历史点扩展到士遗民的“故事”)-为什么这样描述问题(想象与叙述的问题意识)-怎样选择问题(怎样形成的问题意识,治学经验)
评分能够吸引作者的人,在作者的笔下吸引了我。对明清士大夫的“想象”,充实了明清史的叙述。
评分断断续续在公交车上读完的,王朝交替之际的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我想辛亥之际的士人的心态恐怕不比明清吧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学术著作,以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语》等。
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在我,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兴趣,对士大夫——知识者的兴趣,对心态、精神现象的兴趣。明清之际吸引了我的,始终是人,是人物的生动性,和由他们共同构成的“历史生活图景”的繁富色彩。即使面对“事件”,吸引了我的也更是人。能感动,被光明俊伟的人格所吸引,是美好的事。
打动了我的,始终更是那些贴近士大夫的人生境遇的思想,更直接地反映着他们在这一历史瞬间的感受与命运,他们以之回应冲击、震撼的思想。还应当承认,某些言论材料的被我选中,也因了富于感染力的表达。士大夫的“精神气质”也系于他们言说的态度与方式,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言说被抽离了具体情境中的具体生命,不再是曾经鲜活的个人的言说。无论明清之际士人的经世、任事,还是清理他们有关井田的谈论,我都曾感动于明代、明清之际士人立身处世的严正……在一个堤防随处溃决,似乎一切都飘移不定的时期,我的确怀念那种严肃:对历史的庄重承诺,对意义的追寻。在别人读出洒脱、飘逸的地方,读出严肃,不消说也出于对“晚明”、“明清之际”的感受的个人性。
——赵园
假设你是一位读者,当你翻开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希望能从中看到什么? 跌宕起伏的故事?不为人知的秘闻?晓畅生动的文笔?鞭辟入里的见解?浩如烟海的征引? 假设你是一位作者,当你写作一本与历史有关的著作时,你对自己有什么期许? “...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遗民有一种自觉的忠实,保持对胜利者的警惕,存留他们担心被湮没的历史真相。胜利者的书写,成为一种仪式,摆在祭台上的是胜国的史书。兴朝修前朝历史,古来皆然,是一种文化的义务,是一种敬重的惜别。历史不是演义,更不是描述或叙事,而是一种有待组织和阐释的素材。在组织...
想象与叙述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