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1929年6月12日生,1945年死于德国贝尔森集中营时,距离她的16岁生日尚差3个月。
奥托・弗兰克(Otto H.Frank)安妮・弗兰克的父亲,是弗兰克一家经历纳粹恐怖统治后的唯一幸存者。他的余生致力传扬女儿的日记,1980年去世。
《安妮日记(权威全译典藏版)》主要记录了安妮•弗兰克遇难前对密室的生活和身心成长历程,首篇写于1942年6月12日,末篇写于1944年8月1日。在被压抑和恐惧气氛笼罩的密室生活中,安妮虽然有时像大人一样情绪低落,但始终心存希望。她把日记本“吉蒂”作为假想的收信人,以写信的方式倾诉自己的内心。日记中既记载了安妮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对母亲)的好恶、对密室内部争论的分析、对战争的看法,甚至涉及对女性社会地位问题的见解,也记述了安妮对发育中的身体的好奇、对理想爱情的憧憬与渴望、对人性与人生的深刻探索。安妮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自我鼓励下,逐渐独立和自主。
这是市面上最完整的最好的中译本,我用两个月时间看完了这本书。 我惊异于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日记里有一份安妮之家教育和阅读清单,记录了八个人的学习情况。 范先生:常常查阅《克瑙尔氏百科全书》;看侦探小说、言情故事和医学类的书。 范太太:上英语函授课;喜欢看传记...
评分接触安妮日记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那时正在看一部电影the fault in our star,其中,有一段秘密小屋的场景,照片上的小女孩笑得很美,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名字叫安妮。 其实,对于战争,我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上的文字,和黑白的影像资料上。再近点,就是爷爷奶奶口中日...
评分看了《安妮日记》后脑海中又浮现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美丽人生》等那些反映二战题材的电影的画面,心里很难受,难受的是,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生灵涂炭是因愚蠢的权欲膨胀和种族优越;难受的是,即使晦暗如斯,仍有颗善良纯真的心在飘摇闪烁,但它们大多最终无声息灭;...
评分 评分自己根据一些资料整理的 版本A:这是日记的原始版本,安妮一共用了四本日记本。第一本是父亲送给她作为13岁生日礼物的红色花格子封面的日记本。第二本由克莱门先生买给安妮,记下了1943年的大部分日记,不过这本已经丢失。第三本和第四本保存了下来,其中第三本有着黑色的封皮...
至少因为这本书她永远活着了
评分补标
评分稚嫩的笔法,青春的烦恼,但是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思考,用少女的心记录战争的残酷和对未来的憧憬。如果她能活下来定会成为一名作家。 居然从她的日记里读出她是双子座,这是多典型。
评分书很著名没错,只是翻译实在不敢恭维,很多日常段落居然看不明白。。。
评分安妮是从苦难和长期幽闭的生活中走出来的姑娘,是苦难让她成长。从整本日记一开始我不大喜欢,安妮爱抱怨,日记里是青春期的浮躁,可是慢慢地,她的日记吸引了我,她越来越理智,整个灵魂成长起来。更可贵的是,她在日记里绝对诚实,青春期的躁动,对男孩子的迷恋,对每个人的评价~我喜欢安妮日记~可是真的适合孩子看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