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童年

不平等的童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加州大学社会学学士(1974),伯克利大学社会学硕士(1978),伯克利大学社会学博士(1984),1990-2005年为天普大学社会学教授,2005-2008年为马里兰大学社会学教授,2008年被聘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分层、家庭教育、民族志方法、儿童,主要关注非裔美国人与欧裔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研究。代表作为《不平等的童年》,此外还著有《家庭优势》(Home Advantage,2000,获美国社会学协会教育社会学分会Willard Waller奖)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安妮特·拉鲁
出品人:
页数:324
译者:张旭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165294
丛书系列:日常生活批判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教育 
  • 儿童教育 
  • 社会分层 
  • 心理学 
  • 儿童 
  • 美国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内容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极富洞察力的生活细节,考察了书中那些贫困家庭、工人阶级家庭、中产阶级家庭及富有家庭孩子在学校和在家里的生活,颇具思想性地展示了不同社会分层的人们占有不同的资源,这种不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养育子女的点滴例行上,并有可能对孩子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实现美国梦的机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安妮特的研究是针对美国人,9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家庭。 在书中,她发现,middle class的家庭对子女主要采用concerted cultivation的,而work class和poor family对子女主要采用accomplishment of natural growth的方式,然后结论说,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我非常明白安妮特对...  

评分

中产家庭 - 技能库教育,语言/知识型幽默、论辩式和专业术语构成了亲子日常对话,儿童从小就习惯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成人社会的各项活动,被鼓励与权威人士打交道并接受肯定,善于handle社会机器,利用力所能及的公共资源武装和发展自己(医疗、咨询、法律)。 工人家庭 - 放养,...  

评分

评分

评分

几十年前,印度电影《流浪者》中的主人公拉兹给一代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曲折的命运也引发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今天,当围绕“富二代”“穷二代”的讨论日渐激烈、“蚁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时,我们是否依然需要追问:每一代人的命运可以通过奋斗得到提升和改变吗?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应该原型是一篇学者发表的paper,学者辛辛苦苦做field research,我们作为读者随便翻一翻,或者看看豆瓣上的书评,就能把一本书的精髓(也就是几个结论)得到手,太划算了。本书是说中产阶级、工人阶级和赤贫阶级抚养子女的不同手段,以及这些教育方式是如何影响孩子未来获取世俗成功的。

评分

我终于不再苛责自己在社交中表现出来的过分拘谨和局促,我不会再一再地归咎于自己的胆小,懦弱和怂包。 只是在我这个年纪,也只能在心里体谅和安抚那个不安的自己。毕竟回到现实里,已经是要解决处理问题的成年人了,大家都是只看结果的。

评分

利用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学问题,分析和探讨现象背后的原因。国内这方面比较单薄。美国的眼神交流,积极的表达自我。张扬的自我和美国梦是在一起的,而中国梦是结合于一个群体行为。真正改变人的书籍之一生活在一个转型期的时代,我们是需要这些方面的东西。中产阶级以理服人,而贫困家庭是服从指挥。西方学术书籍并不掩盖矛盾问题,国内书籍掩盖确定和困难。

评分

刚看觉得很普通,但是看到最后还是蛮有意思的。研究方法、研究动机和反思都很值得一看。

评分

本书后面附录第二章,堪称读书笔记的典范。 作为对美国之梦的反思,本书以生动细致的笔触描绘并对比了中产阶级的协作培养策略以及工人阶级/贫困家庭的成就自然长成策略。如果读者以实用主义的态度来阅读本书,则会得到有益的启示,对不同培养策略能够得到从理论到感性的全方位的认识。如果是以政治批判的角度,则能够得到一个独特的视角,认识到优势的中产阶级主导了社会的教育理念,并使其后代从中继续受益。相对弱势的阶级因为不熟悉这套理念并且缺乏实施协作培养策略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技能,而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作为一个本书中的创新观念,作者着重考察了语言交流在不同阶级中的作用。中产阶级采取的协作培养策略,使得其后代能够通过经常性的语言交流和说理训练,培养了在未来职场上所需的技能,并且通过语言交流强有力的影响了社会机构,为自己的成长获取了更大的优势。这其实是社会资源的一种隐性分配方式,只不过其手段是语言。而弱势的工人阶级/贫困家庭的孩子,由于始终是在父母的粗暴命令下生活成长的,缺乏这样的训练,因此已经在起点上落后于中产阶级的同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