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弗里德曼,生于1947年,斯坦福大学Frederick P.Rehmus Family人文科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康德、科学哲学、20世纪哲学史以及从康德到逻辑经验主义时期哲学与科学的互动等等。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还有《时空理论的基础:相对沦物理学与科学哲学》;《康德与精确科学》;《重新思考逻辑实证主义》;《理性性的动力学》等。
1930年代以来,哲学分裂为两大阵营:在英语世界盛行的分析传统和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欧陆传统。本书通过一个关键性事件考察了这一分裂的起源:1929年在瑞士达沃斯,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之间的争论。参加这一分水岭事件的还有逻辑实证主义的代表,维也纳学派的卡尔纳普。 作者解释了哲学分歧是如何与政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海德格尔和卡尔纳普都将他们的哲学努力与个子的激进社会观相联系。卡尔纳普属于左派,海德格尔属于右派,而卡西尔则属于自由派的共和主义者。
马堡学派那部分已经很有启发,读到卡尔纳普对拓扑空间和度规空间的精辟分析就觉得很妙了。 摘录: “感官知觉的具体的经验世界并不是以某种方式存在于这种方法序列之外的一种分离的实在,而是序列向之收敛的完全确定的、完整的极限结构” (p66) “实在构建”的动机在于——“...
评分20世纪哲学总体说来分为两大传统,一是以逻辑经验论为代表的分析哲学,二是以现象学为代表的欧陆哲学。就《分道而行》来说,前者的代表是卡尔纳普,后者的代表是海德格尔。本书追溯了两大传统分裂的根源,即都是为了解决新康德主义留下的知识论问题。本书艰涩,却意义重大。《...
评分 评分如作者本人所言,完备而全面地解释分析哲学与欧陆哲学之分野并不是本书所能承担的一项工作。然通读此书之后不难发现,弗里德曼所觅得的几乎是理解这一分野最直接和具体的视角。以卡西尔与海德格在达沃斯的论辩为出发点,即是以在康德解释上的分歧为起点来理解他们自身的...
评分之前才讀完heidegeer的第一康德書,這本書實在是很好的背景說明。之前拿到英文本,一直沒機會一覽,今日買到中譯,馬上來看看譯本品質如何!
內容不錯 翻譯得太爛了 如果沒讀過海德格爾或者上過相關課程 基本上會被翻譯困擾死
评分八卦不少
评分被海德格尔绕晕
评分看了三遍。感慨这书翻译得实在太好了,那么复杂的术语和你来我往的争辩翻译的那么清晰,译者自身的功底可见,一看译者是张卜天,不奇怪了,受我一拜。本书真的非常好,卓越地处理了康德—新康德主义—卡西尔—海德格尔—卡尔纳普的问题链,尤其是被夹在中间的新康德主义的困境。而根本问题是康德关于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的二元论建筑留下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坚持这种二元论,逻辑领域到底如何与时间性存在的实际世界相关联?如果像海德格一样走上彻底的此在的有限性道路,那客观的、普遍有效的知识如何可能?
评分卡尔纳普——逻辑实证主义、社会民主左翼;卡西尔——文化符号学,现代共和派;海德格尔——存在主义,保守主义右翼。当然,这种哲学思想和政治倾向的对应有过于简单的嫌疑。不过透过这个简单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人类认识限度的态度是现代政治阵营划分的哲学基础。对于政治左翼而言,人类认识是有可能突破有限性,达到自由必然的真理的,因此他们在政治上通常会选择更加“普世”的世俗理性主义方案;对于政治右翼而言,人类认识必然是有限的,一旦超出这个限度,就不是人类理智可以掌握的事情了,因此需要诉诸非理性的“决断”,强调政治的“处境性”。卡尔·施米特与汉斯·凯尔森的决断论与规范论法学之争亦可放到这个大背景下来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